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4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15篇
教育   781篇
科学研究   135篇
体育   51篇
综合类   53篇
信息传播   78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54篇
  2020年   101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68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87篇
  2011年   65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67篇
  2007年   83篇
  2006年   69篇
  2005年   64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郑秀林 《成才之路》2020,(2):124-125
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必须在各个年级教学的过程中充分体现出实践性。语用教学是语言素质培养的重要版块,只有采取正确的教学策略,才能提高语用教学的有效性,才能提升学生语文素养。语文实践性语用教学策略是:读写结合,创建实践训练环境;融入生活,激发运用实践热情;开展活动,培养语用实践素质。  相似文献   
992.
文中对科学素养的涵义、意义以及在中学生物学教学中如何培养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等问题作了比较全面的阐述.  相似文献   
993.
信息素养教育的本质内涵与教育原则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文章通过对信息素养教育的涵义、核心问题、教育目标的分析,提出并阐述了信息素养教育的六个原则。  相似文献   
994.
信息素养与文献利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韩兵 《图书馆杂志》2006,25(6):63-65,72
文献的情报价值有显在的,还有潜藏的,需要读者从广度和深度两方面开掘与利用。影响文献利用的主观因素是读者的信息素养,包括情报意识和情报技能两方面,综合体现为情报接受能力。在一定的文献信息保障条件下,读者的情报接受能力对文献利用率起决定性作用,因而必须强化读者的信息素养。以强化读者在文献利用中的自主能力。  相似文献   
995.
论文论述了图书馆对残疾人提供信息无障碍服务以及进行信息素养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必然性、可能性和艰巨性,提出了信息无障碍服务与信息素养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996.
图书馆员职业道德与职业智能的互动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顾江  陆宏弟 《图书情报工作》2004,48(12):122-124,121
论述图书馆员职业素养3要素,勾勒图书馆员职业素养的逻辑结构图,以期为图书馆员职业道德、职业智能准确定位。在此基础上,论述图书馆员职业道德与职业智能的双向互动关系,认为职业道德对职业智能具有促进作用,职业智能则对职业道德具有反作用。由此,构建其互动关系模型。  相似文献   
997.
21世纪是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电脑普及的信息时代,掌握并应用计算机已成为当今合格人才的必备素质之一。结合高等职业院校的现状和特点,对培养高职院校学生的信息素养应具体实现的目标和方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98.
综合性学习要想取得成效,除以充足的时间和空间为保障外,教师还应在实施过程中时刻把握语文学科的教育目标,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别差异,妥善处理教师指导和学生自主的关系;通过精妙的环节设置、多姿多彩的呈现方式来创新实践;在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同时,探索自己独特的教学理念与思路。  相似文献   
999.
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面临着新的情况和问题,高校稳定工作的着眼点和着重点也应随之进行调整。高校必须认真分析改革和发展的形势,抓好以三大教育、三项管理和三支队伍为核心的“三三”工程,将维护稳定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000.
我国文学教育的现状存在诸多弊端,狭隘的语言工具观、应试教育的实用主义思想和政治功利思想三者的结合,使文学教育远离了情与关,不利于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人文素质。面对新时代的呼唤,中学语文教学必须走出误区,加强文学教育,弘扬人文精神。在具体的文学教育实践中应以提高人文素养为指向,以文学意蕴的习得为取向,以审美情趣的获得为导向,以纯文学的视角来阐文释意。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发挥文学教育的功用,从而达成语文在当代条件下更好地发挥文学教育对人的精神世界的养育作用,让深厚的文学修养和人文素养固化在民族后来者的血液中,培植出代代粗壮的善根,美好的灵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