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07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17篇
教育   4303篇
科学研究   201篇
各国文化   4篇
体育   734篇
综合类   481篇
信息传播   15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57篇
  2020年   93篇
  2019年   53篇
  2018年   46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55篇
  2015年   124篇
  2014年   274篇
  2013年   329篇
  2012年   413篇
  2011年   387篇
  2010年   302篇
  2009年   263篇
  2008年   353篇
  2007年   528篇
  2006年   466篇
  2005年   474篇
  2004年   428篇
  2003年   338篇
  2002年   325篇
  2001年   229篇
  2000年   128篇
  1999年   56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本文从高校图书馆工作的总体把握着手,提出高校图书馆工作应强化的服务意识、创新意识、专业意识和主体意识等四种意识,旨在从较为宏观的角度来指导高校图书馆的各项工作开展,巩固高校图书馆的文献信息中心地位。  相似文献   
972.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对人的数学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数学教育应注重数学的应用价值,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973.
余华的《活着》(1992年)与肖洛霍夫的《人的命运》(1956年)都非常关注人的生命存在,但他们对苦难意识的挖掘深度不同。余华和肖洛霍夫的文化背景和生活经历影响他们对生命存在的不同理解和认识,导致艺术创作的审美差异,使《活着》止步于对苦难状态的描绘,而《人的命运》提出了更深刻的人生哲理:以生命强力抗议苦难,获得了永恒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974.
学生作文个性化是作文教学发展的必然要求 ,命题要有针对性 ,文体意识要淡化 ,评语要恰当是培养作文个性化的几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75.
徐霞客的文化生态观对丽江今天良好的生态环境的状况有着密切的关系。徐霞客的文化生态观主要表现在珍视人类生息繁衍的自然环境、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以及反对人为的破坏自然环境的行为和不良习惯。  相似文献   
976.
通过对830名在校大学生的调查分析,发现健康观念和健康意识是当代大学生建立起将来生活模式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之一,提出高标体育应结合健康教育,努力培养大学生的健康意识,明确人类社会是由健康人来掌管的。  相似文献   
977.
我国大众体育发展的若干问题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我国大众体育发展过程存在着若干问题,要保证我国大众体育的长足发展,就必须走科学化、社会化、市场化的道路,不断加强对全民的终身体育意识以及体育生活方式的教育普及和培养促进,形成体育组织管理系统的健全和法制化,促进大众健身方法的简便和科学化,充分挖掘大众体育市场的潜力,推动学校、社会和家庭体育的一体化,努力设法加强农村大众体育运动的推广和普及。  相似文献   
978.
英语词汇在语言使用中是以语篇的形式出现的,语篇语言学有其自身的特点。翻译时应该把语篇当作一个整体来看待,语篇虽然是由一个个段落、一个个句子组成,但是它不是语句的机械叠加,而是一个有机的、动态的组合。连行翻译时,在把握住原文语篇特点的同时,译者还要对每一节、每一段给予足够的关注,认真理清语篇的发展脉络,层次及句与句之间的链接。虽然译者翻译的是一个个的词、词组和句子,但必须意识到,只译好了一个句子,并不等于完成了翻译任务。要将句子集合起来组成句群、段落直到语篇。了解文化与语篇意识,将语篇意识应用到英语翻译中,可进一步提高翻译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979.
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首先应该强化教师的数学应用意识,并在教学中采用问题情境教学模式,帮助学生从自身的生活经验及客观事实出发,一方面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和理解数学,另一方面逐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看待和处理日常生活及社会生产中的现象和问题。  相似文献   
980.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premise that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involves raising environmental consciousness rather than simply knowing about the environment in a technical-rational manner and acting for it in mechanistic prescribed ways. The paper draws on educational theory and data from a phenomenological case study of educators working together at an outdoor education centre in urban Canada, whose practice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we believe can best be described as environmental consciousness raising. Based on our study’s findings, we suggest that raising environmental consciousness involves connecting people to their environment, fostering care for the environment, and building agency for the environment. Educating for environmental consciousness also requires providing people with deeply engaging experiences that afford authenticity, multidimensionality and serendipity. Our study shows how these features can work to raise environmental consciousness, by creating epiphanies or moments when sudden expansions of the self, realization and empowerment become possibl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