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75篇
  免费   107篇
  国内免费   16篇
教育   2386篇
科学研究   39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61篇
综合类   145篇
信息传播   6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55篇
  2014年   162篇
  2013年   141篇
  2012年   225篇
  2011年   230篇
  2010年   222篇
  2009年   165篇
  2008年   172篇
  2007年   222篇
  2006年   231篇
  2005年   145篇
  2004年   145篇
  2003年   133篇
  2002年   124篇
  2001年   66篇
  2000年   59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众所周知,晚清官场派别林立,步步惊心。然而曾国藩、李鸿章却被同时誉为晚晴的“中兴名臣”。曾国藩为三朝重臣,李鸿章也官居极品,显然都得益于他们的为官之道。二人虽为师承关系,但细细比较,二人在为官背景、为官德性、用人识人、功过是非方面皆有不同。透视分析二人的为官之道,不仅使人深谙官场的风云变化,还可以警醒世人评价历史人物应持有一种客观的态度。  相似文献   
992.
李先念的经济发展思想主要体现为农业发展思想、经济管理和经济体制改革理论,以及财政经济思想。这些重要思想,对于我们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具有现实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993.
李煜和李清照俱为词史上的言愁高手。由于人生经历、性别气质、文化素养诸方面的原因,他们笔下愁的具体内涵和艺术表达又各有异同。联系具体作品,对二人笔下的愁情描写作一番比较,以此探讨其异同的成因,从而更深入地理解作家的人生际遇、个性气质、文化素养对其创作带来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994.
"玉山文人"作为元明之际吴中文人最大的雅集群体,把文人的"旁观者心态"演绎到了极致。但文人身处动荡的鼎革之际,"旁观者心态"体现了连续性与阶段性、矛盾性与复杂性、整体性与差异性等特点,具体表现为:"旷达"与"颓废"的统一、"纵欲"与"恐惧"的统一、"悲哀"与"忆旧"的统一。以于立、顾瑛、袁华为例,可以看出"玉山文人"整体的心态演变,以及在某一阶段心态的主导特点。  相似文献   
995.
身份问题本来是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法学等领域所关注的问题,但也被引入了文学研究,尤其是在比较文学研究中.跨文化的比较,存在文化身份的语境.将政治学中的身份认同理论转换于研究有多重文化背景的文学问题,可启发我们思考古代文学研究中的身份问题.  相似文献   
996.
作为鲁迅文学奖获得者李琦的诗歌,隐显适度,在艺术表现上或者采用"思想知觉化"方式,实现心灵与外物的全息共振,强化了意象的鲜活性、整合美与知性化;或者注意寻找意象与象征的联系,创造了雪、远方、灯、茶等高度私人化的"主题语象",或者向叙事性文学扩张、借鉴,巧施事态艺术技巧,使诗歌的抒情本质融入了新机。  相似文献   
997.
在朱子学研究领域,“一元”与“二元”的争论由来已久。钱穆虽然提出了“理气一体浑成”的理论,但并没有解决这一纷争。中国传统思想中只有“元”或“一元”的理念,而且其中体现的是一种整体性思维,根本就没有如西方一般的“一元论”与“二元论’’对立的思维。朱子虽然一再强调理气不杂、理在气先,但说到底不是为了真的分疏哪个在先哪个在后的问题,而是为了相对于“气”而突显“理”的优先属性。因此,绝对不能说朱子学是二元论,即便说朱子学是一元论,也应做好概念分疏,以免用西方学术语言“肢解”朱子学。就此而言,钱穆的“理气一体浑成”的道理确实对朱子学及中国传统学术思想有所见地。  相似文献   
998.
李白诗歌中出现了大量和紫有关的意象,这些意象不仅仅是简单的色彩描绘,而是诗人受唐代多元文化薰染下的产物。它们作为一种独特的意象,共同构成了李白诗歌中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即紫文化。发掘李白诗中这一独特的文化内涵,可为研究李白诗歌打开一个新的窗口。  相似文献   
999.
李益是中唐时期杰出的诗人,在大历贞元时期,他写了不少很有社会影响的乐府诗,在唐代乐府诗发展史上占有一定的位置。然而,就目前李益诗歌的整体情况来看,学界大都从边塞诗这一题材入手,而对其占有一定数量的乐府诗的研究显得相对薄弱。文章就李益的乐府诗创作展开论述,首先对李益乐府诗加以整理分类,继而对题材内容、艺术特点进行分析,以评估李益乐府诗在唐代诗歌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1000.
李光弼是我国唐代中兴名将,其生平记载主要见两《唐书》本传。但《旧唐书·李光弼传》差错较多,有官衔、年代之误,有夺字、衍文之误,也有形近、倒文之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