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4篇
教育   79篇
科学研究   15篇
体育   56篇
综合类   1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结合面接触问题对数控机床动态特性影响非常大,是决定机床系统总刚度和总阻尼的主要因素.本文总结了机床机械结合面接触刚度研究中常用的三种模型,即赫兹接触模型、G-W统计接触模型和分形接触模型,并根据三维W-M函数,利用Matlab仿真模拟了表面的三维粗糙形貌,分析了分形参数G和D的含义.  相似文献   
72.
以工程力学理论和有限元理论为基础,研究平面刚架结构在受特定载荷下的位移问题。通过理论分析计算和Abaqus有限元数值模拟,计算出位移结果,同时研究了刚架结构中载荷与位移的关系。  相似文献   
73.
本文从建筑垃圾的基本概念入手,阐明了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利用的重大意义、国内外建筑垃圾的处理利用现状,以及从现有处理利用产品系列到房屋和道路的地基基础工程应用的新技术,并对建筑垃圾处理产业链问题加以深入思考,展现了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利用的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74.
细胞的培育时间和生物学环境的不同种类对于软骨细胞的刚度(杨氏模数)的影响,用一种细胞凹入技术进行计算 在细胞培育时间达到4h之后,对于所有各种类型的外细胞间质(ECM)的包膜都能提高杨氏模量 在保温4h后(p<0.05),纤维结合素和II型胶原增加杨氏模量,但是在6h之后,这些性质有微小下降 当培育时间增加时,受精结合素会经常不断地增加软骨细胞的杨氏模量  相似文献   
75.
半刚性连接是目前常用的一种梁柱连接形式,以其施工方便、抗震性能好而得到推广.但是此类节点受力复杂,而且目前国内对此类节点的设计方法缺乏具体规范.本文给出了几种半刚性连接的类型以及梁柱连接的弯矩.转角曲线,考虑节点半刚性连接的线性模型,介绍了初始刚度的计算公式,从而为半刚性节点的设计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6.
通过三个H型铜梁柱顶底角铜、腹板双角铜连接节点原型试件在往复荷载作用下的试验研究,分析带双腹板角铜的顶底角铜的连接刚度、承载能力和延性特征,得出腹板角铜对连接的承载力有明显改善的结论,并建议在计算连接抗弯承载力时应考虑腹板连接的影响.  相似文献   
77.
对带弹性支座结构体系的计算可采用弹性刚度系数法、力矩分配法以及能量法等进行求解,且其它不带弹性支座的结构体系也可转化为弹性支座结构体系进行计算。  相似文献   
78.
推导了两光滑平板间干气密封微尺度流动场的非线性雷诺方程,应用PH线性化方法、迭代法对非线性雷诺方程近似求解,得到气膜压力的近似解析式;利用极坐标下的流线方程,通过Maple程序求解压力方程和流线方程得到流线,此流线就是符合条件的拟合曲线。对拟合曲线槽干气密封气膜刚度进行计算与测试,并与螺旋槽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工况下,拟合曲线槽干气密封气膜刚度比螺旋槽大,且气膜刚度比螺旋槽稳定,这在工程实践中具有重要意义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9.
    
ABSTRACT

During the course of a training programme, runners will typically increase running velocity and volume possibly encountering fatigue during a run, which is characterised as a feeling of general tiredness. The purpose of the current study was to identify whether or not level of perceived fatigue affects coordination and coordination variability in healthy runners during the recovery velocity of an endurance interval run. A total of 20 endurance runners completed a 1-hour run that included running velocity intervals at 75% of estimated 10 k race pace (5 minutes) and estimated 10 k race pace (1 minute). After each run, participants completed a fatigue questionnaire and were grouped based on their post-run self-reported perceived fatigue. 3D motion capture data were collected during the run and analysed to generate coordination patterns and variability of the patterns as dependent variables. Multiple mixed model ANOVAs were conducted to test for differences between perceived fatigue groups. Coordination and variability differences were reported in a number of couplings during transition phases (late and early stance) and events (toe-off and foot contact) of the gait cycle. It was concluded that the level of perceived fatigue affected coordination and coordination variability during the recovery velocity of a 1-hour interval run.  相似文献   
80.
以VDS-A01客车前空气悬架为研究对象,充分考虑了其他系统和外界条件对悬架计算结果精度的影响,计算了前空气悬架的刚度、固有频率和侧倾刚度,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相对偏差在3%以内,计算结果满足设计要求.该参数计算方法对客车空气悬架开发与设计具有良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