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7篇
  免费   0篇
教育   380篇
科学研究   2篇
体育   20篇
综合类   21篇
信息传播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王安石学派是庄学史上特有的治《庄》群体。此派自觉地以王安石为宗,在王安石庄子学儒学化倾向的基础上,表现出了鲜明的儒学化特色。他们彻底消解了庄子与儒家的对立,合儒道两家为一。这种以儒解庄的方法,使后世对《庄子》阐释的儒学化倾向越来越严重。  相似文献   
52.
和谐是社会发展的最高境界,是时代强盛的最重要标志,盛唐所以成为中国历史上盛世之巅的最本质因素.即是高度和谐。盛唐文化的这种和谐的核心要素,是其它时代和其它文化所不能比拟的。比较李杜而言.王维诗歌似乎更能够体现盛唐盛世的社会本质。诗歌的最高境界是意境的成熟,是意境的生成,以此观王维的地位则是至高无上的。王维生当盛唐盛世,其诗以意境创造的“极致”,实现了对盛唐盛世的最本质、也最传神的艺术传载,创造出超以象外的艺术极境,孕育了中国艺术最纯正的和谐精神,成为和谐美的最生动标本.成为艺术再现盛唐盛世的诗歌经典。  相似文献   
53.
王士禛论诗“独标神韵”,王维诗歌艺术境界很大程度上契合了“神韵”说的审美理想,因此成为王士禛心目中的“神韵”范本。王士禛在前人的基础之上对王维诗歌艺术做出更为透辟细致的阐释。标志着”神韵”说理论成熟的《唐贤三昧集》确立了王维诗歌作为“唐音”正宗的地位,也强化了王维诗歌在中国诗歌美学中的经典性。  相似文献   
54.
在晋城市区北部,有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村庄,名叫古书院。这里是940年前,北宋大理学家程颢在晋城当县令、办书院渐渐形成的村落。宋英宗治平四年(1067)程颢调任泽州晋城县令,在晋城县四年,很有作为。刚满40岁的他退出仕途,与兄弟程颐专心研究理学,奠定了理学基础。  相似文献   
55.
司空图诗歌不同于晚唐诗坛颓丧凄凉的风格,而具有清和雅正的特点,这与他向前人学习有关,其中他尤其推崇以王维为代表的风格淡稚的诗人,在他的诗歌创作中也体现出继承学习王维的倾向,其待作追求清新淡雅的风格、静谧的意境,并在表现手法上继承和学习王维诗歌。  相似文献   
56.
元和元年五月到元和三年上半年,是柳宗元一生最为艰难的岁月。王叔文赐死的消息传来永州,一直把心悬着的柳母,急火攻心,惊惧而亡。从此,足足二年,柳宗元深深地沉陷在性命之恐、丧亲之怨、多病缠身的绝望之中。  相似文献   
57.
在《文心雕龙探索》中,王运熙先生认为"执术驭篇"是《文心雕龙》"创作论"部分的主旨。而在这一问题上,各文论家的观点、争论不一。该文在辨析各文论家观点的基础上,认为王运熙先生注重从《文心雕龙》指导写作的宗旨出发,《文心雕龙》创作论部分主要是讲"执术驭篇"的问题,是刘勰以"术"统《文心雕龙》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58.
要大力提倡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就有必要开掘传统文化资源。近代国学大师王国维美学思想旨在"立人",以"培养完全之人"为目的,这与当下提倡以人为本,施行素质教育相暗合。该文通过王国维美学文本,总结出对素质教育的三点启示:矫正道德教育的异化,防止智力教育的扩张,重视审美教育的价值。  相似文献   
59.
王襞一心向学、终生不仕,以"修于野"的人生志向,坚持在民间讲学和进行社会实验。他制定会讲制度,热心讲会活动,建宗会、办义学,以期改造社会,见龙于世。  相似文献   
60.
王棨是晚唐重要的赋家和诗人。通过稽考历代诗文、史书、方志中提到的有关王棨的信息,对王棨生平中一些重要活动予以简要梳理、考证,并对前人论述中的部分疑点进行辨析、补充与商榷,以期深化对王棨的探讨与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