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77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5篇
教育   1457篇
科学研究   37篇
各国文化   37篇
体育   51篇
综合类   85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128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58篇
  2014年   132篇
  2013年   155篇
  2012年   154篇
  2011年   146篇
  2010年   118篇
  2009年   72篇
  2008年   90篇
  2007年   127篇
  2006年   112篇
  2005年   161篇
  2004年   77篇
  2003年   77篇
  2002年   64篇
  2001年   52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 毫秒
41.
为了赢得冷战的胜利,美国政界可谓绞尽脑汁,召集各色人才出谋划策,制定了系统、全面的对苏战略。苏联作为冷战的一方,为了应对美国的挑战,也制定了相应的战略计划,但是在冷战期间苏联的冷战战略始终是以军事对抗为中心,很多战略决策的出台往往缺乏精密的推敲,最高领导人依个人所好制定战略决策,政策缺乏连续性,导致针对性不强。苏联的最终解体与苏联在冷战期间的战略失误有不可分割的关系。  相似文献   
42.
"愤怒的青年"的文学创作是对19世纪英国传统现实主义文学的继承和发展,是来自英国社会底层的人们对其生存意义的严肃思考,是对英国资本主义社会种种尖锐矛盾的揭露。"愤怒的青年"的现实主义风格的形成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有着极其重要的社会意义和文学地位。  相似文献   
43.
在亚洲冷战体制下,出现了中美苏三角关系的互动。当中苏结盟,中国与美国对抗时希望苏联的支持,与美国缓和时需要美国的诚意;当美苏缓和、中美、中苏关系紧张时,中国的外交就必然面临困境;当中美和解,中苏对抗时,美国则渔翁得利;而当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关系时,不再成为美苏冷战的筹码,中国终于摆脱冷战,导致了美苏冷战的终结。从中我们可以得出:和则三利,斗则俱伤。  相似文献   
44.
茅元仪所作《武备志》,为中国古代著名兵学著作,被称为“军事学的百科全书”。其中《兵诀评》部分,集中整理、注释了包括《孙子兵法》在内的九部兵学典籍。茅元仪高度评价《孙子兵法》,称“前孙子者,孙子不遗;后孙子者,不能遗孙子”,并综合宋本《十一家注孙子》,重新对《孙子兵法》加以注解,其中不乏精辟见解。同时借军事言政治,表达了其报效朝廷的政治理想。  相似文献   
45.
中法战争时期,张之洞根据形势的变化,提出了积极防御、周密部署、借用民众力量、持久作战等军事方略,并以此为依据,开展了一系列的军事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为中法战争的胜利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46.
抗战时期,农业是晋绥边区经济的主体,日寇侵略严重破坏了边区农业发展。边区政府和农民多措并举发展农业生产,取得了显著成就,促进了经济发展,满足了军需民食,为坚持抗战并取得胜利做出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47.
48.
一直以来,学术界对于滇缅抗战研究的重视度远低于国内抗日战场,且角度较为单一。从民国时期《云南日报》的相关新闻报道出发,用新闻传播学的视野来观察新闻报道历史文本,探讨该报关于滇缅抗战新闻报道的议程设置策略对当今多元化思潮背景下主流意识形态如何引导舆论、掌握话语主导权的启示。  相似文献   
49.
论抗战时期张闻天对三民主义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在抗战时期成为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治基础。然而,即使在国民党一大孙中山重新解释的新三民主义中,也还包含有旧三民主义的内容,从而形成新旧内容杂陈、进步交保守并存的现象。这就给他身后的解释者们以各择所需、各唱各调的可能性。毛泽东号召共产党员应该如像他们研究共产主义一样,好好研究三民主义。张闻天关于三民主义发展性、真假三民主义等的研究,是抗战时期思想理论战线和抗日救亡的迫切需要,其研究成果,对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抗战时期形成关于孙中山三民主义的认识体系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50.
During a brief period in the Japanese occupation of Southeast Asia, Malaya, including Singapore, was administratively placed with Sumatra under Japan’s 25th Army. From 28 March 1942 to April 1943, the two territories that had been separated by British and Dutch colonial rule since the mid-nineteenth century were considered one territory. This article explores how Malay intellectuals, through articles written in the magazine Fajar Asia, took advantage of this unprecedented opportunity to strive for a Malaya-Sumatra and Malaya-Indonesia community. This article will analyse the various wartime imaginings of a joint archipelagic community within the pages of Fajar Asia and highlight tensions within this project which resulted in an impasse as to how such a unity should or could be achiev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