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5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30篇
教育   1066篇
科学研究   130篇
体育   212篇
综合类   115篇
信息传播   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56篇
  2013年   98篇
  2012年   84篇
  2011年   90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66篇
  2008年   82篇
  2007年   113篇
  2006年   95篇
  2005年   111篇
  2004年   83篇
  2003年   89篇
  2002年   73篇
  2001年   60篇
  2000年   60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通过硝化法合成邻硝基苯甲醛实验的比较,介绍A法的反应原理及实验。  相似文献   
2.
本文根据几组实验数据的结果,说明波长对丙酮碘化反应速率常数的测量有影响,而且波长较长时所得到的数据小于波长较短时所得到的数据.  相似文献   
3.
对失恋大学生异常心理的疏导与调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失恋是当代大学生中常见的一种情感危机,也是诱发当代大学生心理疾病的重要因素之一。对失恋大学生异常心理与行为进行适时疏导和积极应对,是高校教育工作者的重要职责。本文分析了失恋大学生的异常心理表征及对其采用的干预方式和疏导技巧。  相似文献   
4.
由叠氮乙酸乙酯1与氯化苄反应,合成叠氮化合物2,2与三苯基膦发生Staudinger反应制得膦亚胺3,3与异氰酸苯脂、肼通过串连aza-Wittig反应合成了3个新的咪唑啉酮衍生物5 a~5 c。用元素分析、IR1、H NMR表征了它们的结构。发现碳二亚胺与肼加成反应后再生成咪唑啉酮环时具有一定的选择性。  相似文献   
5.
谭倪  王凤洁 《湘南学院学报》2003,24(5):68-69,120
从热力学角度分析了固相反应的吉布斯自由能变,印证了固相反应一旦发生,便能进行到底的结论.并且,探讨了固相反应在化学合成和保护环境等方面较液相反应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指标权重在水上交通安全评价中的准确性,提出一种基于DBSCAN算法的权重向量异常分析方法.该方法选取加权评价法为研究对象,以DBSCAN算法为检测方法,对水上交通加权安全评价中的权重向量进行异常分析.实例表明,在130组数据中,异常权重向量共3组.从数据分布情况看,异常向量与正常向量有比较明显的差异,说明此方法能有效识别异常向量,是可行的.该方法对权重向量集进行分析后,可防止异常权重向量的干扰,提高评价结果的质量.  相似文献   
7.
本文将Coats-Redfern积分校正公式应用于KClO_3与Fe_2O_3催化反应动力学研究,结果发现该公式同样适用于KclO_3与Fe2_O_3催化反应,并找出了Fe_2O_3的适宜用量.  相似文献   
8.
以固定化脂肪酶为催化剂,以DMSO/叔丁醇有机溶剂为反应体系,在室温条件下催化合成蔗糖酯。研究表明:月桂酸与蔗糖的摩尔比为大于8,反应温度为30℃,脂肪酶用量为0.3g,缓冲液的pH值为7.5,反应6h时,酯化反应的相对转化率较高。反应产物的薄层色谱和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证实所合成的产物为蔗糖月桂酸酯。  相似文献   
9.
以呋喃甲醛和乙酸酐为原料,采用Perkin反应合成α-呋喃丙烯酸,并对影响产物产率的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α-呋喃丙烯酸最佳的合成条件为:n(呋喃甲醛):n(无水K2CO3):n(乙酸酐)=1:0.56:2.33,在150℃下回流反应30min,α-呋喃丙烯酸产率可达71.6%.产物的结构用FT—IR进行了确证.  相似文献   
10.
Fast and catalyst-free cross-linking strategy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construction of covalently cross-linked hydrogels. Here, we report the condensation reaction between o-phthalaldehyde (OPA) and N-nucleophiles (primary amine, hydrazide and aminooxy) for hydrogel formation for the first time. When four-arm poly(ethylene glycol) (4aPEG) capped with OPA was mixed with various N-nucleophile-terminated 4aPEG as building blocks, hydrogels were formed with superfast gelation rate, higher mechanical strength and markedly lower critical gelation concentrations, compared to benzaldehyde-based counterparts. Small molecule model reactions indicate the key to these cross-links is the fast formation of heterocycle phthalimidine product or isoindole (bis)hemiaminal intermediates, depending on the N-nucleophiles. The second-order rate constant for the formation of phthalimidine linkage (4.3 M−1 s−1) is over 3000 times and 200 times higher than those for acylhydrazone and oxime formation from benzaldehyde, respectively, and comparable to many cycloaddition click reactions. Based on the versatile OPA chemistry, various hydrogels can be readily prepared from naturally derived polysaccharides, proteins or synthetic polymers without complicated chemical modification. Moreover, biofunctionality is facilely imparted to the hydrogels by introducing amine-bearing peptides via the reaction between OPA and amino grou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