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211篇
科学研究   14篇
体育   10篇
综合类   10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This paper proposes a passive fuzzy controller design methodology for nonlinear system with multiplicative noises. Applying the Itô's formula and the sense of mean square, the sufficient conditions are developed to analyze the stability and to design the controller for stochastic nonlinear systems which are represented by the Takagi-Sugeno (T-S) fuzzy models. The sufficient conditions derived in this paper belong to the Linear Matrix Inequality (LMI) forms which can be solved by the convex optimal programming algorithm. Besides, the passivity theory is applied to discuss the effect of external disturbance on system. Finally, some numerical simulation examples are provided to demonstrate the applications of the proposed fuzzy controller design technique.  相似文献   
42.
回顾近年来趋向补语的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情况发现,学者们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趋向补语的偏误分析和习得顺序研究两个方面。学习者学习趋向补语时的主要偏误为结构偏误和语义偏误。产生偏误的原因主要是语言迁移、规则泛化和学习策略等方面。学者们还研究了不同类型的趋向补语的习得顺序。国内关于趋向补语的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无论在研究内容上还是研究方法上都有进一步拓展和改进的空间。  相似文献   
43.
蒙语属粘着语,而汉语属词根语,两者语言系统差异较大。蒙古族学生学习汉语之前早已熟练掌握了母语的语言规律,在学习汉语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各类偏误。本文着重分析了蒙古族学生学习汉语补语中常见的错序、遗漏、状语代替补语等偏误,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使教学更有针对性。  相似文献   
44.
《庄子》形容词兼语句共有36句,分为五种句型,其最基本的句型结构模式是:S+PV1+OS+PA2。其余的各种句型可以看作是它的变体。此外,兼语句有时还和连谓结构组成多重复杂的谓语句,其结构模式有两种:S+PV1+(OS)+PA1+“而”+(Adv+)PA2/PV2PV(+O);S+PA1+O+PV2+(OS)+Adv+PV2+O。  相似文献   
45.
"并行弃九加法"是一种实用、快捷的珠算加法,本研究引入了补数概念,变减法为加法,再用"并行弃九加法"实施计算,旨在拓宽这一算法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46.
黎锦熙语法体系中所用的一些曾经沉寂的术语,近年来又重现于学术著作,并具有其他术语难以替代的作用。"补足语"在当代语言学中作为一个重要术语指包括宾语在内的一类重要句法成分,与黎氏语法中的补足语有相通之处。而汉语语法现有的"补语"虽然英译相同,却不是一个通用的语法概念,无法代替补足语的作用。名词的"位"是词类与句法成分之间的中间层次,近于"论元"这类当代语言学的中间层次术语,对刻画语法规则富有作用,不是所谓的多余层次。"代名词"、"指示形容词"等术语带有明确词类属性,比含义笼统的代词更便于用来阐述语法规则。这些黎氏术语比一些汉语特色的后起术语更适合进行跨语言对比和语言共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47.
在现代汉语学界,"N1+V1+N2+V2"句式从名称到内部结构到涵盖范围一直都存在争议,与"N1+V1+N2+V2"句式有关的歧义现象,并没有被人们当作一种专门的歧义现象来加以分析。试图在描写此句式的基础上,讨论"N1+V1+N2+V2"句式中的歧义现象,并且从其中存在的歧义现象入手,探寻造成这种歧义的原因。  相似文献   
48.
“互文”也叫“互文见义”,就是前后词语互相呼应和补充的修辞方法。“互文”现象是有规律可寻的,研究对应词语在意义上的特殊关系,能找出其中的对应规律。“互文”有三条规律:一是互训,二是互训,三是互推。  相似文献   
49.
哈萨克族学生学习汉语补语时常产生误代、遗漏等偏误。偏误产生的主要原因有:母语的干扰;教材的误导及教师的讲解不充分;不恰当的联想、类推等。为避免偏误。应采取以下几点对策:教师应加强两种语言的对比研究和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以确定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材要处理好语法结构与功能的关系;为学生创造学习活的语言的语境;跟踪调查学生的学习过程,获取第一手资料并对其做动态分析,寻找出学生个体因素之外的群体特征,使教学更具针对性。  相似文献   
50.
依据声符示源功能理论,分析了《汉语大字典》中从“卑”得声的62个形声字,并对其进行了具体分类;其中49个形声字的声符具有示源功能,另外13个形声字的声符只有单纯示音功能,彼此之间没有意义上的联系;并结合“卑”族字阐述了如何利用“声符示源功能理论”来联系同族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