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23篇
  免费   61篇
  国内免费   202篇
教育   1569篇
科学研究   505篇
各国文化   12篇
体育   640篇
综合类   376篇
文化理论   15篇
信息传播   69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47篇
  2020年   50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70篇
  2015年   101篇
  2014年   202篇
  2013年   195篇
  2012年   260篇
  2011年   274篇
  2010年   241篇
  2009年   189篇
  2008年   213篇
  2007年   253篇
  2006年   215篇
  2005年   157篇
  2004年   138篇
  2003年   116篇
  2002年   103篇
  2001年   97篇
  2000年   62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91.
桂林入境旅游者消费结构及相关行为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73年5月,桂林市经国务院批准正式对外开放,成为我国最早接待外国游客的城市之一。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桂林现在已成为一座国际性的旅游城市。通过相关统计数据,对桂林入境旅游者消费结构进行了分析,并从旅游者个性特征、旅游动机两方面对桂林入境旅游者消费行为因素进行了简单的讨论,认为可通过加大桂林娱乐、购物设施的建设,促进非基本旅游消费的发展,使桂林旅游消费结构日趋合理。  相似文献   
92.
The debate about whether the arts should be supported or not is far from new, and most governments support the arts in one way or the other. The literature considers several arguments in favor of such interventions. Public education may seem to be an action which could, in the long run, lead to possible reductions of subsidies. Surveys show that those who have been exposed to the arts when young participate more when adult. However, the “non-market” transmission from parents to children generates an external effect, which has to be taken into account to reach first-best situations. We construct an overlapping generations model in which young consumers are exposed to both public education toward the arts and to non-altruistic transmission of such a taste from their parents. We show that the first-best can be reached only if there is both public cultural education and subsidization of arts consumption. Therefore, education cannot be considered as a substitute for subsidies to arts consumption. However, as is often the case in European countries, government intervention is usually below the first-best level. Using a model calibrated on French data, we show that it is then preferable to subsidize education, while consumption, especially of the older generations, should be taxed rather than subsidized.
Luc ChamparnaudEmail:
  相似文献   
93.
摘要:为了解现阶段我国家庭教育模式的转换,以及参与家庭体育教育群体的社会阶层结构,采用问卷调查和数理分析的研究方法,通过选取上海城市居民家庭体育教育投入和家庭体育教育理念这两个独特的研究视角来观察我国正处于成型过程中的社会阶层结构,为我国家庭体育教育的发展提供思路。研究发现我国的体育教育分层在城市家庭中正在悄悄发生。中国传统社会形成的惯例是通过文化教育的投入来实现其低阶层向高阶层的跃进,而我国当前社会所发生的城市家庭教育事实却在此基础上有了新的发展。家庭体育教育的投入逐渐为越来越多的城市家庭所重视,并且在家庭教育投入上,中上阶层比社会底层的家庭更愿意选择高级别的体育活动和体育培训;在家庭体育教育理念上,中上阶层的家庭更愿意选择体育的协作手段来促进子女的社会化和引导子女高尚的行为方式。  相似文献   
94.
体育产业化是世界体育强国发展的普遍规律,作为朝阳产业,它的发展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体育经济与体育文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文中通过文献资料整理,对体育产业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和阐释,以全球体育产业为视角,对美国、英国、德国和澳大利亚的发展状况进行对比分析,梳理和归纳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特征,剖析我国体育产业存在的问题,以“十三五”国家发展战略为契机,提出了一系列促进我国体育产业整体发展水平的对策与建议,以期为我国实现体育强国梦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5.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Chua Beng Huat’s work on the East Asian pop culture that became more prominent in East and Southeast Asia from the 1990s, when the circulation of multilingual and multi-format pop culture started to exceed linguistic, ethnic and national boundaries. It argues that Chua’s work indicates that the pop-cultural production and innovation that support the globalisation and regionalisation processes in East Asia need not be national in origin but can hail from different national origins – and this despite the existing political realities of the region and its history of political fractures. Chua Beng Huat cautions, though, that the national popular can also be marshalled to defeat the border-crossing potential of an inter-Asian pop culture. What is the “Asia” imagined or being represented in such cultural production? Chua’s work is also distinctive in that it deals with the political and economic conditions that underpin mainstream pop consumption as a socio-cultural phenomenon, instead of examining consumption as identity politics. The article concludes by noting the significance that Chua as an institutional builder has played in enabling the study of East Asian pop culture in the region.  相似文献   
96.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借助ELES模型对当前宁波市城镇居民体育消费结构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体育消费结构中,非实物型所占比例略高于实物型;实物型基本体育消费需求仍高于非实物型;边际消费倾向和收入弹性研究方面,随居民收入提高对非实物型体育消费的需求量更大;价格弹性方面,实物型体育消费受价格因素影响的波动较小,更为稳定;最后,根据研究结果提出宁波市城镇居民体育消费结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7.
在对银行信贷、企业投资借贷和居民消费等行为进行建模的基础上,就我国货币政策的效果进行一般均衡分析后发现,银行垄断的市场结构不利于信贷供给增加;预期通货膨胀(紧缩)也不利于信贷供给和信贷需求的收缩(扩张);由于降息的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跨期消费选择引起内需不足,消费下降.因此,要强化货币政策传导效果,必须完善金融体系,消除通货膨胀或紧缩环境.  相似文献   
98.
运用实地考察法、问卷调查法、主成分分析法等,对公共体育场馆功能改造的理论逻辑与现实困境进行剖析。认为消费者需求与公共体育场馆功能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理论逻辑,据此提出基于消费需求识别的公共体育场馆功能选择路径,以洪山体育中心为例进行实证分析。同时,对当前公共体育场馆功能改造在土地利用、消费场景营造、利益主体参与机制和改造程序等方面面临的现实困境进行总结。提出:创新用地政策,鼓励公共体育场馆进行功能改造;加强公共体育场馆消费场景营造;健全利益主体参与机制;建立健全多部门合作的公共体育场馆功能改造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99.
采用实地问卷调查法,收集马拉松参赛者在运动参与行为、实物购买行为和人口特征方面的统计数据,使用k-means聚类分析将马拉松消费者细分为资深马拉松追求者、普通马拉松爱好者和社交者三个集群。研究表明,马拉松消费将面临以下挑战:泛娱乐性大于竞技性造成资深消费群体流失,赛事体系层级不清晰造成消费者混淆,赛事运营服务不专业拉低消费意愿,其他户外运动兴起导致消费份额分化,马拉松消费者非理性消费观念广泛存在。预测未来马拉松消费行为发展的六大趋势:以重点人群为目标扩大马拉松消费;科学跑马服务助力消费者持续参与赛事;沉浸体验式消费不断升级;建设马拉松产业载体拓展消费空间;社交媒体互动式消费发挥中介作用;5G开启智能马拉松消费时代。  相似文献   
100.
国务院印发《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实施方案(2018-2020年)》文件中指出"积极培育‘冰雪运动’体育消费新业态"。在此背景下,立足于消费空间视角,以冰雪文化成为空间消费品为切入点,针对我国冰雪文化消费不足的问题,提出了冰雪文化消费空间的概念。研究发现,冰雪文化消费空间不仅具有经济、社会、文化的内涵特征,而且其体验化、商业化、休闲化、娱乐化的典型特征与文化艺术化、信息网络化、全球国际化的非消费要素相互共存,在空间消费活动中逐渐构建成宏观、中观、微观层面的空间体系。最终,在空间生产语境中,基于"生产-消费"的逻辑,提出了将冰雪文化消费空间正式纳入"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过程追求再生产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