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123篇
科学研究   27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7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公共服务体制是影响公共服务的重要因素,但集权与分权的非均衡、非理性状态严重影响公共产品的供给。调试集权与分权之间的矛盾,政府应当完善公民参与的制度化渠道,政府之间应当加强合作,合理配置权力,协商处理在权力运行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实现公共服务的均等化。  相似文献   
52.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法国高等教育改革主要是针对高度集权的管理体制进行一系列的渐进性调适,尽管法国一直推崇政府对整个社会的主导作用,政府干预教育的传统根深蒂固,但是面对西方国家高等教育领域治理变革的潮流,尤其是法国国内高等教育发展面临日渐增多的问题,法国政府也并非固守传统,而是作出积极回应,即以分权为导向,以市场为手段,进行较为渐进、稳步的高等教育治理改革.  相似文献   
53.
校本管理萌芽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强调权力下放,主张学校应有自主决策权,其主要目的之一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我国由于长期受\"外控式\"学校管理模式影响,教师工作被动,观念滞后,工作缺乏激情与创新,从而严重影响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本文着重对校本管理的起源、在我国的发展现状以及如何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54.
古代分权制发展到现代遇到了主权论者的挑战,主权论者认为权力不可分割,即使在古代,权力也只掌握在一个阶级即贵族阶级手上。为应对主权论者的挑战,新的分权理论应运而生,它用于解释即使权力掌握在一个阶级手上,但它仍然制度性地分散到各个国家机构中去的现实,这就是现代西方的"机构分权"论。对于这一理论,洛克贡献了立法权与行政权的分立,孟德斯鸠贡献了司法权的独立,美国践行了三权分立原则。  相似文献   
55.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德国劳动关系模式面临着新的挑战。主要的原因是德国近二十年来政治经济及国际环境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德国持续多年的高失业和低经济增长引发了劳资矛盾的激化,劳资政三方以及行业级别的集体谈判面临着变化和挑战。对德国劳动关系变化的研究对新形势下其他国家的变革和发展也具有很深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6.
1912年前后.章士钊是地方分权派代表人物。他不仅提出了地方分权主张,而且构筑了国家结构理论。在中央集权论与地方分权论的斗争中,他以此为武器,批判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维护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他的主张和理论也成为民初联邦论乃至20年代初联省自治的理论基础和思想渊源。  相似文献   
57.
基于中国的社会时代背景,从分税制法律的视角讨论了当代中国政制架构中地方政府行政行为规范性的问题。分析表明,影响当代地方政府行政规范的关键因素有国家制度的合理性和法制化的必要性.进一步指出“分税制”作为一种税法制度的财政策略在协调中央与地方关系上的政制意义。随着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发展,当代中国有必要基于中国税制的成功经验和基本格局进一步制度化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相似文献   
58.
财政体制是影响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的重要因素。由于分税制财政体制的不完善、地方财政预算约束软化、财政层级与政府层级的矛盾以及财政分权与政府中央集权的矛盾,导致了地方政府履行职能的能力不足,职能转变滞后。要通过明确不同层级政府的支出责任,协调财政层级与政府层级的冲突,赋予地方较多财政自主权及完善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促进地方政府职能转变。  相似文献   
59.
仅仅停留于常规工程教育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只是基于从工具主义、实用主义的角度去观工程教育之\"新\"。从教育文化的层面去俯视工程教育,当是工科之\"新\"的关键与高度。文中从存在、时空、互联、去中心化等方面探讨了工程与技术本身所蕴含的文化要素。  相似文献   
60.
Recent legislative initiatives indicate thatlong-standing traditions of centralized state controlof higher education in Taiwan are being displaced bynew arrangements emphasizing institutional autonomy. Autonomous institutions are assumed to be flexible andresponsive, given their relative freedom fromgovernment control. Institutional autonomy is assumedto ``trickle down' to organizational members, who arethen empowered to devise unique solutions to solveparticular problems. Asserted benefits ofinstitutional autonomy may not accrue, however, whereorganizational members are unable to determine thestructures and processes of their work. The purposeof this study was to examine relationships betweeninstitutional autonomy and dimensions of facultyautonomy. Findings lend conditional support to theclaim that faculty members work within the constraintsof ``regulated autonomy,' where their individualbehaviors are delimited by government and manageme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