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125篇
科学研究   15篇
体育   6篇
综合类   11篇
信息传播   10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This article grapples with the problem of how to track a student's real progress in learning, which cannot be absolutely quantified at any given point as a result of a particular intervention. Results are presented for a long-term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classroom study, during which the method of concept mapping was applied and interpreted in light of the semiotic paradigm developed by Charles Sanders Peirce (1931–1958). Peirce's semiotic paradigm was thought to have sufficient intellectual rigour and flexibility to give new access to the multiplicity of processes at work in the learning environment. A natural learning environment was built over a four-year period in a Finnish primary school. The students, ranging in age from 9–12 years, were encouraged to use qualitative judgement (intuition, tacit knowledge) to give them greater intellectual access to the meanings of the concepts taught. The goal was to bring them to Vygotsky's stage of ‘conceptual learning’, and to evalu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concept mapping as an ‘advance organiser’ used in conjunction with Peirce's semiotic paradigm. This article evaluates the success of concept mapping in constructing a conceptually-meaningful learning environment. The qualitative results - and certain quantitative evidence - show that concept mapping provided a means for students to discover tentative meanings for the concepts taught. In parallel, Peirce's semiotic paradigm provided a pragmatic framework for tracking the process of ‘updating meanings’ which is intrinsic to learning. This revised version was published online in July 2006 with corrections to the Cover Date.  相似文献   
62.
滨州市冬枣生态园创建模式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滨州市冬枣发展现状及亟待解决的问题入手,分析冬枣产业低靡的成因,指出了创建冬枣生态园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提出了创建冬枣生态园过程中应坚持的基本思路、创建模式、实施方案及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63.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从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 ,对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给予了重要定位。深刻领会这一文件的重要精神 ,对于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推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术理论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4.
"实验教学活动全息化登记一览单"内含实验通知信息、器材领取登记、准备完毕日期、器材归还日期、器材缺失损坏情况记录、实验教学活动完成情况记载、实验室秩序情况记载、其他情况记载等丰富的程序和实体信息,具有特别的功能与作用。  相似文献   
65.
内部会计控制是企业内部控制的核心。本文就建立内部会计控制的必要性、应遵循的原则及如何建立和完善内部会计控制谈谈自己的一些认识,以期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66.
彭真认为,立法的指导思想必须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必须着眼于一定时期的根本任务和根本目标,并据此提出不同时期的指导思想。立法应当遵循以下基本原则:实事求是,国情为本;发扬民主,集思广益;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立足全局,统筹兼顾;积极慎重,逐步完善。这些思想,体现在经济立法、人大法制建设和刑事立法等方面。  相似文献   
67.
把党校创建成学习型组织是党校建设的客观要求,也是由党校的特殊地位和作用决定的,对党校的建设与发展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为此,应积极更新观念,弘扬与时俱进的精神,进一步深化改革,创新学习保障机制,扎实地推进党校学习型组织建设。  相似文献   
68.
较为客观准确的对教学水平给予评价,是一项很难解决的课题,本文在基本假设的基础上选取了6个指标构建了量化评价的模型,并付之于应用,其结果与客观实际较为吻合,可供教学管理者参考。  相似文献   
69.
学界普遍认为,中国近代(1840-1919)妇女解放思想是以戒缠足和兴女学为核心内容的。那么,在这个历史阶段中,首先提出这样的妇女解放主张的究竟是哪派人?有学者认为是太平天国的领袖们。其实,他们提出的口号是很有限度的,并未达到近代思想的深度。而活跃在19世纪70至90年代的早期维新派,吸收西方男女平等思想,批判旧中国有关妇女的种种恶俗,大力提倡戒缠足、兴女学等主张,与太平天国的提法有本质的不同,而与戊戌维新时期及以后的近代知识分子所提出的妇女解放思想完全一致,因而,我们认为,最初提出具有近代意义的妇女解放主张的是早期维新派。  相似文献   
70.
本文从科学方法论的角度,探讨了物理模型的基本属性,以Rutherford建立原子核式结构模型为例,阐述了建构物理模型的基本步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