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117篇
科学研究   5篇
综合类   6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散文集《流言》属于学者型散文,它集中体现了张爱玲的艺术水准和人生哲学。以深度翻译和韵味说为为视角来解析英译本《流言》,指出深度翻译在译本中的可行性是基于作品的性质,它为目的语读者提供全方位的文化、历史、背景等信息,从而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作者本人及其作品;并以例证的方式探讨了韵味说在再现原文语言的音乐性、苍凉的语境以及陌生化的修辞等方面的成功运用,最后指出译文存在的不足之处,从而为散文翻译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82.
杜鸣心是我国著名的作曲家。在数十年的音乐创作实践中,他以扎实深厚的传统作曲技法为基础,合理借鉴现代音乐创作的思维方式,逐步形成了以格调高雅、感人亲切、朴素飘逸的音乐语言为特性,以调性音乐体系与民族民间音乐素材相结合为切入点,以视角独特、清新、具时代感的旋律写作而见长的、融入个性化世界观的音乐创作风格,创作出了许多杰出作品,其中尤以钢琴音乐创作更为突出,并因之享有特殊的地位,在我国乃至世界音乐界具有重要影响。本文通过对他的创作经历的回溯,阐释其艺术观念的形成与特定时代的关联,并论述其钢琴作品创作独特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83.
细读郁达夫的文集,就能发现郁达夫对于清代诗人黄仲则有着特殊的喜爱和偏好。他有一篇专以黄仲则为主人公的小说《采石矶》,在这篇小说里,他以"零余者"的形象重塑了黄仲则。郁达夫的诗歌以学习黄仲则入手,这是非常明显的。但他通过对杜牧诗歌风格的汲取,从而超越了黄仲则偏于狭窄苦涩的诗境。  相似文献   
84.
魏晋六朝时期盛行的"人物品藻",是中国历史上的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中国古代艺术理论中的许多概念、范畴和形容词的形成,都与这一时期的人物品藻有直接关系。本文将以魏晋六朝时期"人物品藻"中的常用范畴为例,来探讨人物品藻的术语与艺术理论范畴的关系。  相似文献   
85.
作为黄自"四大弟子"之一的刘雪庵,他的作品数量众多,但所作艺术歌曲却只有数十首。本人选取其中颇为著名的《红豆词》,从音乐学分析的角度入手,着眼于刘雪庵所处近代的大环境背景中,并从刘雪庵本人的生平着手,在进行具体的音乐本体分析后,得出这首乐曲所独具的特色——民族性旋律、中国化的和声,以及中国化曲体结构等,并最终得出刘雪庵在创作中所体现出的"中国风味",以达到音乐学分析的目的。  相似文献   
86.
汤显祖的灵根、灵性、奇士说,并不仅仅是他对艺术创造和审美灵境的感悟,更重要的是他对诗意的开掘、照亮生命境界的执着,因而.他能处处以离致独绝的生存状态超越现实图厄,甚至场屋之累,将扑朔迷离、说不可说的灵气、灵性、灵根的慧命,通过整体的生命气象的独绝的思想、独立的人格、独步的创造,让人能感性直观到、体验到、欣赏到。他生命中“自为龙子”的灵根、灵性,不疏于感性世界的陶冶.亦不蔽于道气本源的开启。  相似文献   
87.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至本世纪初,《史记》“太史公日”的研究已经有了二十年的历史了,它是《史记》研究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本在广泛搜集有关献资料的基础上,就20年来“太史公日”研究的历史与现状作了初步的分析与评估,并指出这个领域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为学人的研究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88.
刘庆邦的长篇小说新作《黄泥地》讲述了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一个普通村庄的各色人等相互纠缠构陷的故事。小说对乡土中国的生存情状进行了隐喻式的书写,在描述其相对封闭性、稳定性的同时,又以现代乡绅房国春形象为载体书写了乡土中国的疏离性、瓦解性力量。小说直面现实、叙述细密,同时带有浓郁的挽歌气息,写作旨趣也倾向于"为乡土中国保存一个肉身"。  相似文献   
89.
意象思维是中国传统文化富于诗意的运行轨迹,它以取象譬类、天人互参的方式,以饱含情感的意象氛围直达诗意追求。天人互参构成了意象思维人化自然的实践性基础。意象氛围则构成了它得以呈现的体验基础。意象思维作为中国审美文化和诗意文化的中枢,以天人互参为实践基础,以意象氛围为表现形态和体验基础,构成了一个圆融整一的诗化世界。  相似文献   
90.
在用美声唱法演唱《我爱你,中国》时应掌握演唱该曲引子、主体、结尾的不同演唱技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