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09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9篇
教育   1823篇
科学研究   160篇
体育   182篇
综合类   174篇
信息传播   96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65篇
  2014年   184篇
  2013年   149篇
  2012年   252篇
  2011年   208篇
  2010年   173篇
  2009年   162篇
  2008年   178篇
  2007年   205篇
  2006年   174篇
  2005年   150篇
  2004年   150篇
  2003年   106篇
  2002年   70篇
  2001年   56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31.
客家文学是一种地域文学。它包括客家文人文学与客家民间文学。它凸显了浓郁客家情怀与客家情调;描绘了客家人的社会生活、生存环境;深刻地蕴含了客家人的思想感情,并以其具有独特的文化标识而被认同。客家文学映射了客家社会的乡土性与客家特有的人文思想。  相似文献   
932.
中国文化以人伦本位为主线,西方文化则以个人本位为主线。汉英谚语在文化内涵上的差异表现为:在人文精神上,中国体现出对个人、集体、国家的积极关注,而西方更侧重于个人的“自我”的发展;在道德观念上,近现代西方受理性思维与利己主义思想的影响,与中国的孝道、交友之道、义利观呈现出差异;在文化心理上,中国表现为内倾,西方表现为外倾,中国注重平衡和谐,西方强调对力的崇拜。  相似文献   
933.
在大学生人文课程教学过程中,应强调一种道德唤醒教育,文章从教育对象、教育者、教育内容和教学手段四个方面做了探索,提出了在人文教育实践中内化道德,在生活实践中实现道德唤醒。  相似文献   
934.
美术教学中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术课程作为人文教育的主要课程,对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完善学生个性发展,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一要发挥美术特有的魅力,让美术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体验生活的乐趣;二要注重学生情感体验,提高其审美素质;三要开阔学生的美术文化视野,增强其爱国主义情怀,树立多元文化价值观;四要进行跨学科整合学习,激活教学的生态性活力,塑造学生自由健全的人格。  相似文献   
935.
李白是盛唐时期伟大的诗人,他对个性自由的追求,将个性予以诗化的表现,以及作品中丰富奇特的想象与审美超越精神,是一种全面丰富、本真自然、极致酣畅、艺术美感的展示.李白对本真生命无比自由的表达,启发我们把个性的培养看做教育的本质特征,把想象理解为人的自由创造,并把审美理解为人对其自然性和社会性的双重超越.  相似文献   
936.
钱穆从历史出发,认为中国文化之核心是它的人文性,以此推演出中国人丈主义教育思想之精义. 人文主义教育思想的核心就是强调做人.近世以降,在民族危机压迫之下,教育出现了盲目反传统,模仿西方,过于功利主义倾向,导致传统人文主义精神不断流失. 新亚书院是探寻传统人文主义教育宗旨与现代社会相结合的产物,是继承传统适应时代的一次有益尝试;<新亚学规>也成为钱穆人文主义教育思想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937.
本文旨在探讨大学英语教学对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必要性、可行性,结合教育理论和教学法,提出了实现人文素质培养目标的具体途径,从而全面实施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完善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938.
<青红>作为第六代导演王小帅的代表作,探讨了两代人与命运抗争的主题.影片通过对历史的记忆展示了对时代的反思.青红爱情与青春的毁灭折射出一代人无法回旋的悲剧.从对比鲜明的叙事手法、音画结合的时代特色和历史包裹的人文关怀等角度分析影片的悲剧内涵.  相似文献   
939.
体育人文社会学是研究体育运动领域中各种人文现象和社会现象的综合性学科,它是以一个具有庞大的学科群为基础,包含了十几门已经成熟和接近成熟的学科及数门正在发育成长的新兴学科.  相似文献   
940.
显性教育中逆反心理成因的教师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两种方式。在显性教育中出现的逆反心理,制约教育的预期效果。由于显性教育是一个由教师、学生、教材和情景等诸多要素共同作用的过程,因此,可以从不同的视角对逆反心理的成因进行探析。从教师视角看,学生的主体性内敛、学生的政治社会化薄弱、人文关怀式微等三方面是逆反心理的主要成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