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37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24篇
教育   1277篇
科学研究   117篇
体育   185篇
综合类   168篇
信息传播   4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68篇
  2013年   107篇
  2012年   141篇
  2011年   107篇
  2010年   83篇
  2009年   70篇
  2008年   118篇
  2007年   153篇
  2006年   131篇
  2005年   120篇
  2004年   113篇
  2003年   95篇
  2002年   86篇
  2001年   65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香港开阜初期,教育不发达,中文学塾是主要的教育形式之一,并在此基础上形成香港的官办教育事业。中文学塾来源于香港私塾,后经政府资助改造成为公立教育。其发展经历了自由发展时期(1840—1847年)、政府资助时期(1847—1854年)和官办学校教育制度的确立(1854—1859年)三个历史阶段。通过对中文学塾的改造,使香港教育步入近代化发展轨道。  相似文献   
32.
采用微元积分的思想,确定了球缺顶储油罐内油量与油位高度及横纵向倾斜角的函数关系模型,利用MATLAB软件编程对罐容表在不同变位角度下进行了标定,得出了在一定范围内任一组变位角度下储油罐的罐容表.  相似文献   
33.
34.
《红楼梦》塑造了众多鲜活而有生命力的人物,而刘姥姥是仅次于宝黛钗凤的经典形象之一。历来读者将之视为一个喜剧性的角色,实际上刘姥姥在《红楼梦》中承载着多重严肃的文学价值。文章从刘姥姥在作品布局谋篇中发挥的独特作用、陌生化视角的运用以及对人物形象的映衬等角度论述其在《红楼梦》中的重要作用和价值。  相似文献   
35.
本文研究了影响凹透镜成像而产生会聚作用的几种因素,如介质折射率、透镜球面曲率半径等;给出了薄凹透镜发散/会来临界角;辅助透镜临界物距与两透镜焦距、两透镜距离的关系,从而澄清了凹透镜不能会聚产生实像的概念及产生实像的实质。  相似文献   
36.
质点曲线运动的动力学问题,在运用牛顿定律解题时,既可选用直角坐标系,又可选用自然坐标系。由于自然坐标系本身特点,其用在含有约束反力解题时,约束反力只出现在一个方向的动力学方程中。而在直角坐标系中描述问题,有助于对问题性质的认识和从几个运动方向独立求解。  相似文献   
37.
新现实主义小说继承和发展了现实主义的创作精神和表现手法,并根据时代的发展和人民的审美需要而增添了审美新质。它以直面人生的创作态度和严格写实的风格表现时下的生活和人民的心态,以“世俗化”的手法描绘世相,以大众化的审美形式与人民大众接轨。它还积极地吸纳各种创作模式和大胆地借鉴运用其他创作方法的创作技巧,以丰富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  相似文献   
38.
在Banach空间中讨论了混合型一阶脉冲积分-微分方程初值问题{x′=f(t,x,Tx,Sx),A↓t∈J,t≠tk;△x|t=tk=Ik(x(tk),k=1,2,…,m,;x(0=x0的解,并给出了解的迭代求法.  相似文献   
39.
据改卷同志的介绍,今年高考中,理科的立几题得分率很低。为此。本文从解法分析着手.对此题作了深入地探讨,并提出了改进的意见。  相似文献   
40.
Abstract

Key to guaranteeing the fundamental human rights of freedom of expression and information is the development of media competence, particularly in schools. Training teachers in the area of media competence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for developing these skills in the broader citizenry. In order to provide educators and educational policymakers with a useful diagnostic tool, we have designed a self-perception questionnaire. The questionnaire was applied to a sample of Peruvian education students (N = 501). On the one hand, the results confirm the construct’s coherence, validity and instrumental reliability. On the other hand, they allow us to propose a theoretically based update to the way in which this construct is interpreted and applied, confirming the multidimensionality of media competence. Finally, we use this empirical evidence to discuss the integral, transversal and ecological status of media competenc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