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6篇
  免费   9篇
教育   757篇
科学研究   30篇
体育   28篇
综合类   51篇
信息传播   9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63篇
  2011年   66篇
  2010年   63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68篇
  2007年   67篇
  2006年   70篇
  2005年   81篇
  2004年   57篇
  2003年   60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1.
斯洛文尼亚卢布尔雅那人文研究生院对“言语的语言学和社会交际理论”的研究丰富了处于瓶颈阶段的言语研究。“言语的语言学和社会交际理论”在哲学基础、理论框架建设、学科定位及研究方法方面对言语的语言学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12.
人类的命运与地球的命运休戚相关。坚持平等主义原则和整体主义观点,是人类对待地球的基本要求;尊重科学规律,合理利用资源,是人类善待地球的正确思路。  相似文献   
813.
社群主义和自由主义具有不同的国家观,不同国家观引领下又产生了关于国家职能差异的看法,社群主义与自由主义国家观分歧的哲学根源在于国家是“善”和“恶”的分歧。  相似文献   
814.
邓小平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重要内容。本文以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内容为例,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是和我们党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唯物史观分不开的,唯物史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最切近的哲学基础。  相似文献   
815.
学术自由思想滥觞于古希腊,至德国古典大学才作办一种理念被明确提出并付诸实践。从古希腊到德意志古典哲学的理性主义为学术自由构筑了传统的哲学根基。然而,理性主义哲学在近代遭遇了巨大困境,占社会理性主导地位的科技理性也引发了一系列现实危机,学术自由的传统哲学基础被严重撼动。必须通过对传统理性主义精神内核的保留、人的自由的合目的性确证以及科技理性和人文主义相结合等逻辑上的三步走,才能对学术自由的合理性进行哲学上的重构。  相似文献   
816.
芥川龙之介的短篇小说对人的存在状态有着深深的固恋,包含着浓厚的生存意识与处境意识,让读者体味到生命的厚重。芥川选择合宜的题材表达存在主义式的创作主题,其小说处处蕴涵着存在主义的哲学理念,体现了艺术是生存需要的存在主义文艺观。  相似文献   
817.
芥川龙之介的短篇小说对人的存在状态有着深深的固恋,包含着浓厚的生存意识与处境意识,让读者体味到生命的厚重。芥川选择合宜的题材表达存在主义式的创作主题,其小说处处蕴涵着存在主义的哲学理念,体现了艺术是生存需要的存在主义文艺观。  相似文献   
818.
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和哲学唯物主义的关系是一个在上个世纪相当一段时间内一直没有得到令人满意解决和回答的问题.传统的苏联教科书过分地强调了二者的同一与联系,把新唯物主义看成是传统唯物主义基本原则的高度发展,从而造成对新唯物主义理解的简单化,忽略了二者的本质差别.与苏联哲学教科书相反,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则片面地发挥了新唯物主义和哲学唯物主义的异质性,认为新唯物主义是对哲学唯物主义的直接否定,从而否定了二者的内在联系.正确地认识新唯物主义与哲学唯物主义的关系不仅是今天我们理解马克思新唯物主义的历史性之必要,而且也有助于我们真正理解新唯物主义的革命性本质.新唯物主义和哲学唯物主义之间既有联系也有区别,新唯物主义不仅以哲学唯物主义为基础,而且还是在更高层面上对它的超越.这种超越性不仅在理论上实现了哲学史上的第一次伟大变革,也预示了新唯物主义对现实的伟大革命.  相似文献   
819.
论韩柳--韩柳哲学、政治、文学观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韩愈、柳宗元同是中晚唐学界哲人,官场名宦,文坛巨子.在哲学上韩、柳互为论敌;政治上则有同异;文学上同为“古文运动”主将.韩、柳同开宋明学术之先河,韩愈推明"道统",抵制佛教,巩固封建统治,符合当时统治者需要,其历史影响大于柳宗元.但柳宗元之哲学观和政治观又有长于韩愈.  相似文献   
820.
在对人才聚集效应产生的哲学和思想根源进行研究的基础上,针对目前一些中小企业或者地处不发达地区的企业,在吸引人才方面由于人才的聚集效应而出现的困难,分析了人才聚集效应的表现形式,并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