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236篇
  免费   1025篇
  国内免费   259篇
教育   13416篇
科学研究   7297篇
各国文化   8篇
体育   870篇
综合类   882篇
文化理论   15篇
信息传播   4032篇
  2024年   40篇
  2023年   118篇
  2022年   390篇
  2021年   612篇
  2020年   752篇
  2019年   622篇
  2018年   522篇
  2017年   556篇
  2016年   696篇
  2015年   624篇
  2014年   1151篇
  2013年   1553篇
  2012年   1956篇
  2011年   2151篇
  2010年   1660篇
  2009年   1627篇
  2008年   1647篇
  2007年   1838篇
  2006年   1850篇
  2005年   1621篇
  2004年   1201篇
  2003年   996篇
  2002年   800篇
  2001年   701篇
  2000年   391篇
  1999年   137篇
  1998年   86篇
  1997年   54篇
  1996年   51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57年   1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Universities have assumed an expanded role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based economic development that has become of interest to catch-up regions as well as to leading innovation locales. This paper examines how the role of the university has evolved from performing conventional research and education functions to serving as an innovation-promoting knowledge hub though the case of 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Georgia Tech). This case is discussed in the context of state efforts to shift the region from an agricultural to an industrial to an innovation-driven economy. Central to the transformation of Georgia Tech as a knowledge hub is the emergence of new institutional leadership, programs, organizational forms and boundary-spanning roles that meditate among academic, educational, entrepreneurial, venture capital, industrial, and public spheres. Comparisons between Georgia Tech's experiences and those of university roles in selected other catch-up regions in the southern United States highlight the importance to the case of networked approaches, capacity building, technology-based entrepreneurial development, and local innovation system leadership. Insights on the transformation of universities and the challenges of fostering a similar transformation in regional economies are offered.  相似文献   
992.
林筠  杨雪  李随成 《科研管理》2008,29(5):16-23
针对隐性知识的开发和管理问题,建立了隐性知识交流、隐性知识转移和技术创新之间关系的理论模型,并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12个研究假设。采用问卷调查法,运用AMOS5.0把从我国东西部地区的部分制造企业和研究所收回的255份有效正式问卷数据导入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分析,对理论模型和研究假设进行了检验,并依据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93.
从知识管理角度研究了战略咨询过程中的知识沟通问题,提出知识势差、知识惯性的存在以及咨询顾问知识母体的相对不完备性与顾问——客户知识发酵吧的不稳定性导致了沟通障碍,并相应提出了障碍消除机制。在此基础上构建三主体的知识沟通模型,揭示了战略咨询过程中知识沟通的关键控制节点和知识方案产生的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994.
外包中承包方企业知识获取的控制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研究外包中的承包方企业如何通过合适的控制机制来实现有效的知识获取.研究表明,承包方企业的契约控制与其知识获取呈现倒U型的关系,而信任控制促进了知识获取的发生,同时在中国的特殊背景下,契约控制是培养双方信任的前提和基础,并且与信任控制具有倒U型的关系.  相似文献   
995.
发明者合作网络中心性对科研绩效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社会网络分析可以作为组织知识管理的辅助工具与方法,在本文中被用来研究发明者之间的合作网络结构。通过对2006年世界数字信息传输技术领域27 572项基本专利的33 480位发明者合作状况进行计量分析,绘制高产发明者的合作网络图谱,形象地展示出世界数字信息传输技术领域高产发明者之间的合作关系。研究表明,该技术领域专利的合作率达到65.06%;高产发明者科研绩效与其在合作网络中的度中心度呈现明显的正相关。结合定量分析的结果,提出中国研发部门科研人员应加强合作、提高科研绩效的建议。  相似文献   
996.
中国极地研究知识图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宗乾进 《现代情报》2011,31(5):12-15,20
利用前沿信息计量工具对维普数据库中《极地研究》13年载文进行分析,以可视化知识图谱的方式展示我国极地研究领域的研究热点与发文网络等。通过研究发现我国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南极、北极以及海冰等方面,同时极地研究领域学者间合作广泛。  相似文献   
997.
张旭梅  陈伟 《科学学研究》2011,29(12):1865-1874
 以供应链企业间知识交易为视角,构建了信任、关系承诺、知识交易与合作绩效之间关系的理论模型。利用结构方程模型结合256家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的调查数据对上述理论模型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供应链企业间信任对关系承诺、知识交易与合作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关系承诺对合作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其对知识交易的影响并不显著;知识交易对合作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研究结果告诉企业管理者,不仅要重视供应链企业间高水平信任与关系承诺的建立,而且要通过加强知识交易以促进供应链企业间的知识共享与转移,从而实现供应链合作绩效的提高。  相似文献   
998.
陈炎  徐宽  严巍 《现代情报》2011,31(8):162-164
本文从高校教学环境中隐性知识的本身、隐性知识主体及隐性知识共享环境入手,探讨了教学环境中存在的隐性知识,隐性知识共享的障碍及通过构建隐性知识共享环境对教学中的隐性知识进行共享和传播。  相似文献   
999.
信息时代的知识呈现出爆炸式的增长,与知识活动相关的研究开始备受人们的关注,人们期望通过对知识活动的研究,能更有效地使用知识、创造价值。对知识转移活动进行探究,在分析相关概念、经典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知识转移活动的理论模型,即基于双螺旋知识结构的知识转移模型,分析模型中知识转移过程中的内部转移过程和外部转移过程及其作用机制,并以斯德哥尔摩症候群为例,从知识转移的角度,利用该模型分析其显隐性知识的转移过程。  相似文献   
1000.
基于工作流引擎的科研审批流程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研一直以来都是高等学校的重点工作之一,科研管理信息化也是教育信息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就高校科研管理系统中最为复杂的审批流程进行分析研究,结合先进的工作流引擎技术来进行具体的设计与实现,使得科研审批流程变得清晰、高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