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43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41篇
教育   1295篇
科学研究   163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1172篇
综合类   470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2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54篇
  2014年   144篇
  2013年   190篇
  2012年   167篇
  2011年   203篇
  2010年   171篇
  2009年   158篇
  2008年   180篇
  2007年   248篇
  2006年   236篇
  2005年   204篇
  2004年   202篇
  2003年   181篇
  2002年   143篇
  2001年   125篇
  2000年   114篇
  1999年   66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45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analyse the raw lifting speed collected during four different resistance training exercises to assess the optimal sampling frequency. Eight physically active participants performed sets of Squat Jumps, Countermovement Jumps, Squats and Bench Presses at a maximal lifting speed. A linear encoder was used to measure the instantaneous speed at a 200 Hz sampling rate. Subsequently, the power spectrum of the signal was computed by evaluating its 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 The sampling frequency needed to reconstruct the signals with an error of less than 0.1% was f99.9 = 11.615 ± 2.680 Hz for the exercise exhibiting the largest bandwidth, with the absolute highest individual value being 17.467 Hz. There was no difference between sets in any of the exercises. Using the closest integer sampling frequency value (25 Hz) yielded a reconstruction of the signal up to 99.975 ± 0.025% of its total in the worst case. In conclusion, a sampling rate of 25 Hz or above is more than adequate to record raw speed data and compute power during resistance training exercises, even under the most extreme circumstances during explosive exercises. Higher sampling frequencies provide no increase in the recording precision and may instead have adverse effects on the overall data quality.  相似文献   
102.
马健 《冰雪运动》2008,30(2):7-10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的方法,结合短道速滑项目实际情况,讨论短道速滑运动员选材的相关问题及意义,认为体能、心理、智力等因素是短道速滑运动员选材中的核心要素,把体能、心理、智力等指标因素与短道速滑运动相结合并加以分析,从实践的角度对其内容进行了筛选与界定,为教练员在进行短道速滑运动员科学选才时,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3.
浅析健美操中动作与音乐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健美操中动作与音乐之间的相互联系,阐述了健美操中音乐与动作的关系:音乐是健美操的灵魂,而动作又是它的一种表现形式,它们之间是相辅相承,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  相似文献   
104.
垂直初速度对提高跳远成绩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据中外优秀跳远选手的比赛数据统计和对比分析,运用运动生物力学原理和方法,论述了垂直初速度对跳远成绩的影响及其意义,揭示了一次成功跳远所应具备的主要技术指标。  相似文献   
105.
影响少年速滑运动员比赛成绩相关心理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宋毅 《冰雪运动》2008,30(3):60-63
少年速滑运动员由于正处在特殊的年龄阶段,其心理发展的速度往往滞后于生理的发展,加上比赛中激烈的竞争刺激,必然会导致由于心理因素而产生影响比赛成绩的现象。通过心理问卷法、文献分析法、调查访问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影响少年速滑运动员比赛成绩相关心理因素的类型、特点和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自我效能感、焦虑、情绪记忆、场依存性是影响比赛成绩的重要心理因素,男运动员和女运动员在情绪记忆和自我效能感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06.
克服速度滑冰运动员赛前状态焦虑的方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等方法探究速度滑冰运动员克服赛前状态焦虑的方法,为增强速度滑冰运动员赛前心理准备提供理论依据。针对速度滑冰运动员在比赛前产生的状态焦虑现象,通过运用控制应激源法、表象调节法、自我暗示调节法、培养瓦伦达心态、预防Choking现象、建立心理准备程序等方法进行调节,减少赛前焦虑对运动员产生的不良影响,以促进运动员在比赛中取得优异的运动成绩。  相似文献   
107.
青少年短道速滑运动员心理控制能力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杨杰  周游 《冰雪运动》2008,30(6):74-76
短道速滑项目的特点决定了从事该专项运动员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能力,采用心理测量法,对我国28名少年短道速度滑冰运动员和11名青年短道速度滑冰运动员心理控制能力的13项指标进行了测试,并对数据用T检验方法进行了多重比较。结果表明:青年组在简单反应能力、速度知觉、时空判断方面与少年组存在显著差异,前者好于后者,而在男子意志品质,女子竞赛焦虑水平方面则比少年组差,且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08.
通过问卷调查和实验法对跳远运动员助跑踏板准确性和影响跳远运动员助跑速度感知能力的主要因素进行理论与逻辑分析,根据跳远专项特点优选出9种训练方法,实验组采用优选训练手段,对照组采用常用普通训练手段。在严格控制训练过程及训练条件下,进行为期16周的速度感知能力的训练,保证两组只在训练内容方面不同外,其余方面保持一致。实验后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再次进行踏板准确性和跳远成绩的测定,结果表明: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的跳远成绩与踏板准确性具有明显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09.
现代艺术体操在普通高校的开展现状及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艺术体操以一种全新的形式展现在人们面前,以其独特的风格与魅力吸引着青少年学生的参与,它的动作强度、难度适中,动作元素丰富多彩,紧随时代的发展潮流,这样一个新型的体育项目,在我国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发展却不容乐观,为此笔者通过对武汉地区部分高校进行问卷调查、实地调查访问等方法,分析了其中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110.
根据速度障碍的成因以及突破速度障碍的理论依据,阐述了助力训练法对于突破速度障碍之有效性,分析了助力训练法所存在的局限性和缺陷,指出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应根据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合理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