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0篇
教育   48篇
科学研究   1篇
各国文化   1篇
综合类   3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5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李青 《培训与研究》2004,21(6):31-33
幽玄一词起源于中国。它作为日本中世学的最高学理念,对日本学、日本化的发展,以及日本人传统美意识的形成都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简而言之,幽玄是一种境界,它传达的是一种深邃幽远的韵味,并充满了朦胧的余情。特别是在《新古今和歌集》中,作为重要的歌风之一,幽玄的境界得以充分的表现。  相似文献   
22.
正彻认为幽玄作为一种歌体,不同于"余请体",也不是表现崇高美的"物强体",而是类似于"物哀体"。其"幽玄"论的美学属性,以"物哀"为根基,但它所展现的不是歌人对人生无常的即景式感慨,而大多融入了"本歌取"式的创作技巧,显示出女性的、梦幻的特点。未脱离人世的妖艳梦幻般现实,不仅构成正彻幽玄论的充分条件,而且是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23.
陈建林 《兰台世界》2013,(22):139-140
<正>曹操喜爱音乐,《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记载:"太祖为人无威重,好音乐,倡优在侧,常以旦达夕。"他在辨别音准方面有着极强的能力,黄初时期,有一个铸造铜钟的工匠柴玉,当时太乐令杜奎认为其铸造的钟声韵律不准,并多次命令其重新锻造。柴玉则说:"杜奎恣意妄为,从不命令。"[1]87曹操亲自试听才最终定下其正确的音律。他还非常重视音乐人才,其中蔡妍、阮御等都以其超群的音乐才  相似文献   
24.
古代日本字大体经历了吸收汉字、使用汉、以汉字标写日语特殊词汇,以日语语序书写汉、万叶假名、平片假名、和汉混合语体等诸阶段。日本从最初没有字到自己创造出独有的假名字与“和汉混合”的字体系,这个过程同时是全面引进汉字、学习使用汉字、并根据日本原有语言对它消化和再创造的过程,这一过程从语言层面显示出日本民族自古就有乐于和善于吸收外来化的卓越才能和传统,另一方面,它也印证了古代中国化的价值在异域语言字中的影响和积淀。  相似文献   
25.
日本和歌的美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系统论述了日本和歌四个重要的美学特征:第一,和歌具有非政治性、非社会性倾向,和歌以表现恋情为中心;第二,和歌重在表现瞬间的印象和感触;第三,和歌形式短小、精炼,意蕴含蓄而悠远;第四,和歌追求表现禅的审美理想和美的境界。本还进一步分析了形成和歌上述特征的化原因。  相似文献   
26.
清商乐是汉族俗乐发展到魏晋南北朝时最为重要的音乐形式,由于受到魏氏三祖及两晋、南北朝宫廷贵族的重视而得以产生、发展与繁荣,其艺术表现力也因为南北音乐文化的大融合而大为增强.本文对清商乐的产生、发展与繁荣以及音乐特点、歌词内容等方面作了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27.
《万叶集》是日本现存最古老的和歌集。在这部歌集中大量使用"万叶假名","万叶假名"大体上分为音假名和训假名两种。日本人民在创造和使用万叶假名过程中,创造并使用了一种所谓的‘戲训(ぎぐん)’用法。  相似文献   
28.
音乐与文学渊源已久。劳动创造了人类.同时也孕育了一切艺术。诗和歌就是从人类为生存而开始繁重劳动的那一天就产生了,并且水乳交融地结合在一起。古代的诗就是歌,如最早的“夯歌”、“纤夫歌”等,既是歌又是诗。诗和歌的交融也就是音乐与文学的最原始的结合。  相似文献   
29.
筝乐艺术伴随着相和歌的发展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相似文献   
30.
本文以和歌集《小仓百人一首》为中心,分析了其中出现的咏月和歌,探讨得出不同主题的和歌当中的月的不同意象,恋歌当中的月常暗示恋人的分别,故常用月传递哀伤的情感;季节歌中常用月来渲染秋的凉爽、对比夏的炎热、突出冬夜的清冷;写景歌中常将月作为自然景物之一加以描写,以月的皎洁衬托清雅、幽静的自然环境;羁旅歌中的月则常被寄予思乡之情。此外,本文还归纳了各个时代具有代表性的美意识是如何通过月及咏月和歌得以体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