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0篇
教育   48篇
科学研究   1篇
各国文化   1篇
综合类   3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5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日汉翻译教学中,和歌俳句翻译是丈学翻译中的难点,是“信”、“达”、“雅”翻译标准的集中体现,是对学生日语知识的综合考察,更对学生汉语水平提出了具体的要求;通过本部分的教学,可以使学生加深对形似和神似理论的理解和灵活运用,并对“信”、“达”、“雅”标准有一个再认识;并在如何提高学生的双语能力等方面给翻译授课教师提出了教书育人的具体要求。  相似文献   
32.
魏氏三祖是曹魏时期相和歌辞的重要创作者,由于他们具有特殊的政治影响力,其对相和歌的重视也造成了相当大的社会影响。从相和歌自汉末到魏初的发展变化和魏氏三祖相和歌辞的内容、范围、目的、来源以及应用的方法入手,阐述曹魏时期太祖武帝曹操、高祖文帝曹丕、烈祖明帝曹叡相和歌辞的主观和客观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33.
《古今集.日文序》是日本和歌史上一篇影响深远的古典歌论,其第一段前三句更是歌论史上的千古名言。张蓉蓓在汉译此处时,因受原文断句琐碎的影响而笔出误译。我们以此误译为契机并以《日文序》为根据,可以揭示出和歌的两大美学特征,即"托思于物"与"真意秘藏"。《古今集》全集便贯穿在这两大特征之中。《古今集》这部日本文学古典中之古典,既是日本文化本质的诗化象征,也是日本民族性格的传神写照。  相似文献   
34.
《古今和歌集》的真名和假名两序是研究和歌歌论的重要文献。《古今和歌集》的两序的歌论从发生论、本质论、表现论和社会功能论等方面都深受中国诗论"诗言志"的影响。文章通过比较研究的方法,探讨《古今和歌集序》的中国古典诗论"诗言志"的受容。  相似文献   
35.
相和歌辞是曹魏时期乐府歌诗艺术的突出代表.它是对汉乐府相和古辞继承与创新的产物.相对于汉代古辞,曹魏相和歌辞的新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从演唱群体生活到歌咏个体经验;从演唱群体情感到歌咏个体情志;歌诗语言艺术的个性化与雅化.  相似文献   
36.
本文以亚东图书馆、万叶书店和世界书局为典型案例,分析了中国近现代出版企业制度的三种类型。这种历史的观照对于我们今天进行的出版企业改革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7.
牵牛织女的故事作为一个优美动人的传说 ,在中日文学史上都有所再现。但却存在着差异 ,从日本《万叶集》中的七夕星歌和唐代七夕诗文的比较中可以看出。首先 ,从情感内容上看 ,二者表达了一种渴望和愁怨的心境 ,但万叶和歌在感情上更为真挚、率性 ,完全是缘情而发 ,体现了大和民族真美一体的审美理想 ;而唐代诗文则沉郁、含蓄和内敛 ,体现了中国传统美学以中和为美的审美特征。其次 ,从思想主题上看 ,二者都有主情和述理的成分 ,但相比之下 ,万叶和歌主情为美 ,以自我感情的真实流露为主题 ,远离道德的说教 ;唐代诗文则重视伦理的作用 ,着力从对象所具有的特质深处发现精神、理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38.
正彻认为幽玄作为一种歌体,不同于"余请体",也不是表现崇高美的"物强体",而是类似于"物哀体"。其"幽玄"论的美学属性,以"物哀"为根基,但它所展现的不是歌人对人生无常的即景式感慨,而大多融入了"本歌取"式的创作技巧,显示出女性的、梦幻的特点。未脱离人世的妖艳梦幻般现实,不仅构成正彻幽玄论的充分条件,而且是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39.
皇艳敏 《文教资料》2013,(12):10-12
古典文学中,诗是最能代表中华民族文化特征的文学样式,而和歌是最具有日本民族性代表的文学样式。本文以中国的唐诗与日本的《古今和歌集》为对象,比较了唐诗与和歌在爱情诗这一共同的主题上表现出的异同及与此相关的原因。  相似文献   
40.
本文以诗歌比较为手段,对中国古典诗歌和日本和歌、俳句进行对比研究,从中梳理出日本诗歌在承袭中国古典诗歌传统的同时,有其偏狭而独特的发展:题材更狭窄,形式更凝炼,审美更纤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