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篇
  免费   1篇
教育   91篇
科学研究   2篇
各国文化   4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5篇
信息传播   7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随着叙事学在近些年的蓬勃兴盛,被喻为现代版的"山鲁佐德"的著名丹麦作家伊萨克·迪内森的作品重新成为西方学界研究的热点之一。但是,国内有关她的研究还非常有限。迪内森的中篇小说《不朽的故事》体现出"买壳上市"这种独特的叙事身份策略,即把自己注入一个流传已久的故事角色中,以实现自己的人生故事的可叙述性。  相似文献   
22.
该文从文本、美学、文化三个方面分析了中国传记文学的渊源,指出中国传记文本可分为史传体“纪传”模式、“列传”分类模式、“论赞式”叙述模式、“序传式”自传模式四种。两汉时期出现的司马迁的《史记》与班固的《汉书》以其鲜明的美学风格,影响后世的中国传记文学创作,成为“撰述”与“记注”这两种传记艺术风格的美学渊源。中国传统文化极看重人生之“三不朽”。撰写传记以求“不朽”的文化意识,已经深深扎根于中国的文章家心中,代不乏人且成为中国传记文学创作的文化渊源。这强烈地显示了中国文学文化不同寻常的延续性,并形成了中国文化的一大特征。  相似文献   
23.
张东荪认为人生观是以宇宙观为基础的 ,我们的宇宙是由无数架构相互套合、互相交织而成的一个总架构。人的价值便是追求人生在宇宙中有较实在、较进步的地位。人是事实和价值的统一 ;科学亦能亦不能解决人生。人欲并不是无足轻重的 ,我们只能化它、移它 ,而不能绝它 ;人之相忘于社会正犹鱼之相忘于水。凡人皆不朽 ,不朽只是指其人对于宇宙人生的进化所贡献的影响大小、广狭而言 ;人之一生只是一个理智的实现而已 ,人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理智 ,理性地生活 ,努力把无目的的自然生活改变为有目的的理想生活。  相似文献   
24.
听儿位年长的老师说,《小朽的失眠》(以下简称《不》)这篇课文真不好上,学生体会不了,就是走不到文章所表达的情感中去!我经过深入的分析,才发现《不》是一篇知识点偏难、内涵深刻、情感丰富的文章,一定程度上超出了初中学生的理解水平。我换了一种思维:以往课堂上仅凭“一张嘴、一枝笔”,借助语言、文字等抽象符号来进行教学,  相似文献   
25.
不朽的诗人     
“是啊!”菲尼阿斯·威尔奇博士说,“我能使那些古贤起死回生。”  相似文献   
26.
本文采用文本细读的方法,力求明晰《斐多篇》中苏格拉底在面向死亡的情况下所持有的身体观与灵魂观;阐释苏格拉底之所以安然地选择了正义地面对不公正的死亡判决,并非因为对生的无爱,而是出于对哲学对美善的爱早已超越了生死;揭示苏格拉底之死的教化意义在于劝告活着的世人应善待自己的灵魂,过有省察的生活。这也启示我们当下生命教育应重新...  相似文献   
27.
知死必勇,非死者难也,处死者难。方蔺相如引璧睨柱,及叱秦王左右,势不过诛,然士或怯懦而不敢发。相如一奋其气,威信敌国,退而让颇,名重太山,其处智勇,可谓兼之矣!这是太史公在《廉颇蔺相如列传》末段中对蔺相如的褒美之词。蔺相如大智大勇、坦荡贤明的士大夫形象似已盖棺定论,不容置疑。但仍有不少后世学者对此颇有异议,或将相如的功绩  相似文献   
28.
苏立征 《集邮博览》2014,(10):72-74
正在我国,有一部成书于几千年前,被视作金科玉律,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平民百姓,对它无不推崇备至的不朽名著—《孝经》。这部书由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编写,被誉为"使人高尚和圣洁,传之百世而不衰"。这部书的诞生,使"孝"成了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孕育出了中国独特的孝道文化。百善孝为先。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孝道的感召下,诞生了数不胜数的"孝子贤孙",为后人留下了众多的孝道故事。元代的郭居敬从中辑录  相似文献   
29.
雷武铃博士的专著《自我·宿命与不朽:伊克巴尔研究》集中研究了伊克巴尔的代表性思想著作《伊斯兰宗教思想重建》。作者以文本细读为基本方法,将伊克巴尔置于伊斯兰文化历史,以至整个人类思想史中进行考察,对伊克巴尔的思想体系进行了梳理和整体关照。虽然有其不足之处,但该书体现出的高度的概括性、研究态度的客观性、论述条理的清晰性及灵活多变的比较法的运用等特点,使其具有了较高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30.
论不朽     
人的肉体是会死亡的,人的灵魂也并不能轮回,那么人能否不朽呢?当然能!那么什么东西能使我们不朽?精神!个体的人不断死亡,但人类却长存。在人类存在的过程中,精神、知识、真理被世世代代传递下去,那些创造了精神、知识和发现了真理的人们,因此便在这种传递过程中而得到不朽。唯有精神才能够被后代传递下去,因此人生的意义便在于精神的创造。由此可见,自我的不朽只能在他人中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