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4篇
  免费   0篇
教育   362篇
科学研究   10篇
各国文化   4篇
体育   10篇
综合类   15篇
文化理论   7篇
信息传播   36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中国的近代化历程是西方"欧风美雨"的影响和自身近代化要求相结合的产物,是客观发展的进程,也是主观适应的过程。教育作为社会子系统,其近代化的过程必然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而教会教育必然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山西教育的发展经历了对教会教育的抵制、教会教育的世俗化以及山西本土教育发展的三个过程。  相似文献   
102.
元代骚体赋在体现元代时代精神的基础上,表现出强烈的世俗化倾向。这一方面与元代的社会大背景息息相关;另一方面,也与原初骚体的抒情特征、反观自心不谋而合。这些骚体赋作品,用独特的回归自然的方式,在浩瀚的文学历史的长河中显示着自身独特的魅力。  相似文献   
103.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历史性的重大转折.市场经济条件下,精神素质、思想道德以及文学创作都发生了L型转弯.在市场经济语境和消费主义主导之下,中国文学吹响了世俗化的号角.厘清造成这个时代文学步入困境的复杂因素,为新世纪文学突破困境,再造U型文学精神发展轨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4.
白居易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世俗化是其诗歌的鲜明特点,具体表现为选材世俗化、立意世俗化、语言浅俗化等方面。世俗化的特色使诗歌从高雅的"阳春白雪"走向"下里巴人",大大拉近了与普通百姓的距离。  相似文献   
105.
电视专题是指主题相对统一,能对主题作全面、详尽、深入的反映,与综合节目相对应的一种电视节目,是电视三大支柱节目之一。任何一个电视专题节目,无  相似文献   
106.
《新闻前哨》2010,(3):7-7
彭涛、赵静在2010年第1期《中国广播电视学刊》撰文说,从2007年开始至今的三年内.军事题材电视剧中的英雄人物形象塑造出现了一个“边缘”的极端现象。尽管这些电视剧既叫好又叫座.但是它所呈现出的英雄形象塑造新趋势却值得我们研究和反思。我们不赞成“高大全”式的英雄,更不反对英雄人物平民化、世俗化,但是把英雄人物矮化或猥琐化的趣味却值得我们警惕。  相似文献   
107.
吴夕雨 《新闻传播》2023,(11):52-54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步和短视频平台的兴起,土味短视频逐渐成为网络亚文化的主要传播类型,并以其原生态的呈现方式、洗脑性的话语表达和世俗化的叙事内容快速地走向了公众视线,更多的底层青年、社会边缘人群利用短视频方式表现自我、抒发自己。本文以“土味短视频”为研究对象,考察短视频背后的世俗化逻辑,分析处于边缘地带的底层人群表演式呈现下的话语对抗,探究土味短视频的未来发展。  相似文献   
108.
不论是电视还是网络,韩剧在中国都有着居高不下的收视率,并带来了一场轰轰烈烈的"韩流".文章试从韩剧的商品化、类型化、世俗化三方面特征论述其成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9.
佛教自两汉之际传入中土,其地狱观念伴随佛经传译和教义的流行而逐渐播布华夏。魏晋以降,外来的地狱信仰与本土固有的冥界思想相互融合,开始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地狱观念。本文从阎罗地狱信仰在唐代融入中国民众信仰的神谱,阎罗信仰与地藏信仰合流的原因和影响,以及阎罗地狱信仰在唐代小说中世俗化的表现等方面进行分析论述,认为佛教地狱观念经过中国文化的洗礼在唐代基本完成了“中国化”的过程,形成了植根中国文化土壤的阎罗地狱信仰,阎罗王也由印度的地狱神演变为中国的“世俗化”的地狱主宰。  相似文献   
110.
游戏和戏谑从根本上说是一种讽刺.这也是我们时代的文学态度.不管带有多少现代民主的成分,后现代主义贡献给我们的革命资产都包含着一种内在的敌意,那些诸如“私人性”、“世俗化”等等具有颠覆性的口号背后都隐藏着“憎恨学派”的面孔,它们在颠覆统一意志的同时也树立了自由意志的新王权,而讽刺则往往是这种转折时代的主要表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