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5篇
教育   581篇
科学研究   84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46篇
综合类   28篇
文化理论   16篇
信息传播   143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74篇
  2013年   70篇
  2012年   73篇
  2011年   78篇
  2010年   81篇
  2009年   60篇
  2008年   61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01.
本文主要对中国—东盟自贸区背景下的广西高校毕业生就业国际化趋势进行探讨。首先阐述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国际化的重要性,分析了中国—东盟自贸区的成立对广西高校毕业生就业带来的机遇和面临挑战,最后提出了广西高校毕业生就业走向国际化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2.
中国与东盟的文化交流对广西文化产业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挑战体现在:政府必须对文化产业和市场管理政策进行调整,以及东盟国家文化交流对民族文化具有潜在的影响,给文化生产单位带来生存压力等;机遇在于:中国-东盟文化交流促进广西文化产业单位转变观念和解放思想,有利于广西文化产业政策的调整。通过阐述中国与东盟文化交流对广西文化产业产生的影响,辨证地分析了中国与东盟文化认同带来的文化交流合作前景。  相似文献   
103.
东盟是东南亚国家的区域性组织.东盟不仅是东南亚事务的主导力量.而且也是亚太地区重要的政治经济力量.东盟国际地位的提高,是因为东盟立足于东盟各国政治经济的发展、团结合作的加强的坚实内在基础,又得利于冷战结束及随后出现的亚洲热这一有利的国际环境.再加上东盟参与国际社会途径、方式的正确性.东盟国际地位的提高,对亚太地区的和平与发展及亚太地区乃至世界范围多极化趋势的发展,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4.
“海南自然风光很美丽,因此更要注意加强环境保护!”日前,中国一东盟热带生物资源与生物技术应用研讨会的与会参观了海南兴隆热带植物园。不少专家建议,海南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一定要加强原生态的环境保护,引入外来物种更应慎之又慎。  相似文献   
105.
大东盟的崛起及其在亚太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战结束后,两极对抗在东南亚消失,和平的环境为东盟内部经济、政治、安全等方面的合作提供了良好的机会,近几年来东盟迅速崛起。而随着东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政治协调能力的增强和组织规模的拓展,其在亚太地区的政治、经济地位也不断增强,成为亚太地区一支引人注目的政治力量,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6.
黄虹宁 《视听》2024,(3):131-134
主流媒体作为融合报道的主体,在新闻传播和舆论导向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由广西云数字媒体集团开展的《大道同行丝路共鸣》特别报道,综合采用报纸、图文、短视频、H5、VR等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结合,线上与线下联动的融合报道方式,创新融合传播,增强互动体验,提升报道的传播力和覆盖面。面对当前复杂的国际传播环境,在开展国际重大主题报道时,主流媒体要综合利用传统媒体、新媒体和智媒体等不同媒体形式的特点,积极拓展传播渠道和传播覆盖面,提升传播内容的趣味性和可读性,增强读者的互动感、体验感和情感共鸣,推动国际重大主题报道走深走实。  相似文献   
107.
“一带一路”倡议下我国西南民族地区与东盟国家搭建起跨境旅游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框架。文章通过分析与透视西南边境跨境旅游产教融合的发展现状与瓶颈,厘清贵州—东盟跨境产教融合模式,提出推动贵州省旅游企业和职业院校探寻跨境旅游产教融合的路径,助力贵州省发挥推动内陆省份职业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模范作用,走出一条西南民族地区旅游职教产教融合服务“一带一路”倡议、实现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名片的贵州道路。  相似文献   
108.
109.
冷战结束后,东南亚区域体制发生了深刻变化,中国与东盟的关系也得以改善。在以东盟为基础的区域组织和多边对话中,中国和东盟的双边政治合作进入新阶段,但在某些关键议题上仍存在分歧。政治互动表现为正面和负面的行为模式并存。区域体制变迁、中国和东盟内部因素尤其是安全认知影响着双边关系的发展。从新现实主义和结构现实主义的视角来看,中国和东盟的政治合作要取得突破性进展尚需努力,其重点是建立信心安全机制。  相似文献   
110.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东盟高等职业教育合作在国家、政府、民间层面取得了一系列进展及成效。但依然存在合作办学规模欠佳的问题表征,其他表征还包括双边职业教育合作仍处于起步阶段、高等职业教育合作的国际化程度低、质量保障体系亟待完善。深究其问题根源主要是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教育体系和政策差异、合作办学质量保障体系不健全。对此,需构建四级教育经费资助体系,引进多方教育资本;增加教育互信,加强宣传文化阵地建设;推进中国—东盟高等职业教育共同体建设,构筑双边质量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