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6篇
  免费   0篇
教育   292篇
科学研究   5篇
各国文化   18篇
体育   26篇
综合类   26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46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31.
文馆是从事图书典籍等文献整理的国家机构,它的产生和发展,与国家档案图籍的保存和整理密切相关;而其真正源头,则是汉代宫廷的藏书机构。汉代藏书机构中设置官员,掌领图书收藏和整理、修史、制定典章制度、教授生徒、讨论学术等事务。从职能和职官制度上看,文馆起源于两汉藏书机构。  相似文献   
332.
代超 《安徽教育》2013,(2):20-20
<正>在七年级历史教材中有一课是选用课,讲述的是《两汉经济的发展》。我在讲这一节课时虚拟设计了这样一个历史情境:"假如我们穿越时光隧道来到两汉,我们将过着怎样的生活呢?你可以是当时的农民、手工业者、商人、官吏、皇帝等。要求是必须符合两汉时期经济生活的实际。"课堂上首先让学生看教材内容,然后再分别扮演角色。以下是课堂上学生的发言摘录及教师点评。学生一:"我是两汉时期的农民,我用耕犁  相似文献   
333.
文章历史地客观地介绍了两汉时期的宋玉批评,同时根据现代宋玉研究的学术成果评述了汉人批评的正误得失,指出两汉的宋玉批评,在文学自觉初级阶段的文化背景下,未能从文学的角度正确地评价宋玉,在诗教文学观的意识形态中,未能以科学的态度客观地评价宋玉.尽管如此,两汉是宋玉批评的原始,汉人的宋玉批评也有着宋玉文学批评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334.
《诗》自先秦传入两汉,在两汉历朝君臣的下诏和上奏中都大量引用到《诗》,它们分别以西汉的长安和东汉的洛阳为中心,俨然形成两个用《诗》集团。由于所处的历史时代不同和不同历史时段社会政治、经济与学术思想发展的差异,这两个用《诗》集团在引用《诗》之"风"、"雅"、"颂"的数量和在诏奏中征引时所呈现出的应用特征,又有不同;而在此中则反映出了《诗》学在两汉时期的发展流变和时代特征,显示了《诗》之经典性与历史性融通的进行和完成,是春秋时期政治用《诗》和战国时期文本用《诗》的完美融合和发展。  相似文献   
335.
江西地区的豫章郡,一直不被秦汉史家注意,古籍中的记载也很轻微,是一个被忽视的研究盲点.本文通过文献资料和最新考古成果说明,在先秦时代这里有发达的青铜文化,领先的铜矿采冶成就,早已为汉初建立豫章郡,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在汉代诸郡国中,豫章郡户口增、田野辟、发展最快,人口数由殿后一跃而超越四邻和中原诸郡,处于领先的突出地位.人们饭稻羹鱼,显示出经济潜能和优良的生态环境.兵车常来,“控蛮荆而引瓯越”的战略地位已经受到重视.一批杰出人物有“文章节义”的品格特色,吸引了会稽等地的学子.经济、政治、军事、文化诸侧面的事实证明,豫章郡在秦汉历史上的地位不容轻视,亟待深入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336.
高源 《鸡西大学学报》2013,(11):40-41,47
徐州拥有独特丰富的旅游资源,其旅游纪念品的设计开发也越来越受到重视。通过对徐州旅游纪念品的开发现状进行分析,针对旅游纪念品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探讨了徐州旅游纪念品设计开发的具体思路.以推动徐州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337.
《诗经》战争诗不正面描写战争,而是描写以军威、道德来征服时方。两汉乐府诗描写人物,不写人物的正面容貌,而是对人物的服饰、仪仗从各方面加以展示。服饰、仪仗成为诗歌中描写人物的常备道具,是详写的时象。两汉乐府诗的叙事技巧对传统笔法有所继承、发展和超越。  相似文献   
338.
本文探讨两汉三国文化在发展汉中旅游中的地位、实践和前景。认为汉中的两汉三国文化遗存品位高、影响大,是汉中现代旅游的重要资源依托。已有的开发实践极大地推动了汉中旅游业的发展。以开发两汉三国文化为龙头的汉中旅游产业有良好的前景。  相似文献   
339.
建安时代,曹操及其二子曹丕、曹植承两汉文人诗歌创作的低谷而异峰突起,创作了大量文质兼美的乐府诗,为我国文人诗歌的觉醒和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们的乐府诗创作颇多学习和继承两汉民间乐府之处。本文拟从创作手法、诗乐结合、思想内容(忧生、游仙)、语言特点等四个方面探讨三曹乐府诗对两汉民间乐府的继承情况。  相似文献   
340.
董永考     
纪永贵 《池州师专学报》2002,16(2):94-98,138
董永遇仙故事中董永一角是历史人物还是传说人物呢?现存文献虽倾向前者。但皆无据可凭。笔者认为,记载在《汉书》中生活于两汉之间的高昌侯董永是这个人物的历史原型。这个故事是董永因孝名闻于乡里后于光武帝建武二年嗣封为侯的史实与东汉时期的神仙思想相结合的产物。它自东汉开始首先在董永的故乡山东千乘一带流传。封地在山东的曹植就地取材。在诗中记下了这个故事的雏形。后来,根据民间故事衍生与传播的知名原则、就近原则、混同原则和满足原则,它被不断地改造与更新。唐代以后,因为人们已经不知道董永故事的历史渊源。其生活时代被定为西汉武帝年间(唐宋人的观点)或东汉末年(宋明人的观点);董永的籍贯从千乘,逐渐转移至蔡州(唐)、丹阳(宋)、孝感(明)等地。这正显示了这个故事内在生命力的顽强和传播过程的生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