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6篇
  免费   0篇
教育   157篇
科学研究   8篇
各国文化   4篇
体育   13篇
综合类   3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29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在中西方众多的翻译理论中,许渊冲的"三美"理论是最为广泛接受的理论之一.许渊冲教授指出,诗词翻译的最高原则是"三美"的有机统一.本文旨在以苏轼词<水调歌头·中秋>的四首英译文为研究对象,通过这一原则从意美、音美、形美三个方面对译文进行对比分析,指出了各自的得与失.  相似文献   
92.
俗语云:月到中秋分外明。中秋之夜,许多文人墨客饮酒赏月,乘兴吟诗对联,留下了许多至今仍脍炙人口的咏月之绝唱。半夜五更半;中秋八月中苏东坡与家人赏月,皎洁的月色使他联兴勃发,出了上联,让儿孙续对下联。上联只5个字,但颇有难度,家人绞尽脑汁,无以为对。斯时已到  相似文献   
93.
今年的中秋没有月亮,我特意站在窗前抬头看,夜空像一块擦过灰尘的黑绒布,没有月亮的影子。不只是中秋,平日里天暗一些,我若正巧在街上、在窗前,也要抬头看一眼月亮,晴朗的夜晚看到它,我便会觉得心安,对于月亮,我是很有感情的。大概两三年前的某个晚上,并不是什么特别的日子,我打车回家,正是晚风微冷的秋夜,车轮碼过碎叶的声音和风一起轻轻扑在脸上,车辆驶过一段昏暗的街道,我自黑暗的后排座位漫无目的地向外看,隔着一道车窗,便看到在右方的天幕中稳稳停靠着一枚月亮。  相似文献   
94.
董晖 《培训与研究》2006,23(7):125-128
《水调歌头.中秋》生动地描述了作者在中秋时节的抑郁惆怅之感,同时又体现出他对亲人的思念和对生活的热爱。通过对该词较具代表性的四种英译文的比较研究,探究了不同译者所采用的不同的翻译策略及其效果。此外,对翻译中的忠实性以及创造性翻译等问题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95.
天使的黑吻     
<正>在一个巨大的森林里,有一座十分漂亮的城堡,城堡里住着一个帅气的王子,他虽然拥有了想要的一切,但却十分自私、骄傲,并不懂怎样去爱别人,也不懂怎样去帮助别人。有一天,来了一个丑陋的老太婆,她想用一朵玫瑰花来跟王子  相似文献   
96.
灵溪中学基于"让学生快乐成长"的德育理念,依托学校独有的荷花,充分挖掘荷文化的丰富内涵,并基于校园荷文化,创建出使得每个学生能够快乐成长、幸福发展的"灵荷舒长"德育体系,借此培养出和而不同的个性化时代精英。"灵荷"一是指灵溪中学的荷花,二是指灵溪中学的灵荷文化,三是指灵溪中学灵动、灵性、灵慧的灵中小荷(学子);"舒长"指学生在学校中舒心、快乐地成长。  相似文献   
97.
<正>"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是宋朝诗人苏东坡流传千古的诗句。窗外美丽的星空上的月亮是那么皎洁,轻轻地泻下了金黄的月光,满天的星星,陪伴着月亮,一片片小云朵儿,似乎在为月  相似文献   
98.
正《但愿人长久》一文中,苏轼的感情经历了"思念——埋怨——宽慰"的变化。当我讲到"苏轼因思念弟弟而埋怨月亮时,却正是那一轮圆月让他的内心得到了宽慰",学生表现出不解。正当他们眉头紧锁时,我讲述了一些苏轼与苏辙的故事,并提醒他们去仔细观察课文中的插图,想象苏轼看着明月会想起些什么?当学生了解了课文背后的故事,目光再次与图中景象交会时,思维的火花就在瞬间迸发了:  相似文献   
99.
拥抱中秋     
岁月数着日出落送走酷暑迎来清秋,落叶在秋风中化作蝴蝶漫天飞舞,浓浓的桂花使秋天开满温馨。  相似文献   
100.
在中国历史上,苏轼是独特的存在和永恒的文化极品.作为中国古代文学史最赋人格魅力的大文豪,被西方研究中国文学的专家誉之是中国的莎士比亚.苏轼的才华是多维度的.精研儒释道,在多种文化领域里都有超一流的建树.词至苏轼,境界始尊.其中秋词,无论是题材,还是艺术表现,其审美意蕴对时人和后人都产生了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