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4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7篇
教育   69篇
科学研究   27篇
体育   216篇
综合类   83篇
信息传播   24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21.
新型举国体制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创新体制,在科学统筹、集中力量、优化机制、协同攻关方面具有鲜明优势。本文基于新型举国体制的特点,探讨了其在载人航天领域中的探索与实践,提出在科技创新中更好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的七点建议,以期提升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效能,完善新型举国体制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22.
竞技体育实施"精品工程"战略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发展,竞技体育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竞技体育越来越关注,奥运会金牌争夺越来越激烈,项目布局的重要性越来越突现.一个国家或地区为了在世界大赛中展现自己的实力,夺取优异成绩,对"精品"项目的运动员人数、经费投入和政策等方面均采取政策倾斜,从而保证优势项目国际大赛的竞争力.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就项目布局实施"精品工程"战略应遵循的原则和注意的问题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23.
从哲学文化的视野,分析竞技体育中举国体制、商业化,科技和竞技目的与人文精神矛盾的存在及表现出来的两面性,探讨竞技体育发展的策略,强调只有平衡和协调竞技体育中的各方矛盾,才能使其更好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4.
对我国体育举国体制的再思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对我国体育体制的结构分析,剖析了我国体育举国体制呈现的基本特点,认为举国体制的形成是因为资源不足和政治上的高度集权。随着社会的发展,举国体制的改革成为必然,但改革是渐进式的。在改革的过程中,要处理好政府和市场、体育系统内部与系统外部等几个方面的关系,并提出了一些探索性思考。  相似文献   
25.
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对举国体制的本质及校园足球的内涵以及两者之间关系进行分析,剖析举国体制的内涵和其本身的重要意义,试图从中得到在新阶段举国体制背景下我国校园足球发展的优势、劣势以及契机和挑战,并充分发挥举国体制对校园足球的优势作用,充分利用新时期的机遇,将简政放权与公共服务的内涵及本质融入到校园足球的发展中,努力填补自身存在的劣势,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策略来迎接中国校园足球将面临的挑战,从而得出相应的结论并为新时期校园足球在举国体制中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6.
采用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依据历史和社会学观点,就"举国体制"对我国竞技体育的异化现象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建立和完善新型举国体制,形成政府、社会、个人三位一体的管理体系;回归体育运动本义,呼唤人文精神关怀;培养运动员走"体教结合"之路是顺应时代潮流发展和进行渐进式体制改革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27.
在中国体育界,举国体制作为一个约定俗成的概念,时常见诸于各种语体和场合,有关其概念、定义的解读层出不穷,但其内涵与外延范畴的争论却始终存在.文章通过对当前有关举国体制概念的梳理及其历史来源的探究,从不同视角分析了人们对举国体制的认识和态度.最后从八个方面提出了关于举国体制及其争论的看法与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28.
西周的“射礼”是上古中国人体运动制度化的集中体现,故分析中国人体运动制度化要从“射礼”入手;而要了解西周“射礼”的组织机理,又须从“射礼”中的官制入手。西周的“射礼”是竞技运动“举国体制”的萌芽,这一萌芽的分析研究,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竞技运动“举国体制”的建立与完善,对“科技兴体”战略的实施,对人体运动的健康发展,都具有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29.
对当前使用“举国体制”概念的置疑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分析了“举国体制”的背景和作用,指出它曾是对计划经济体制下体育体制的概括,在今天使用这类重要的理论与政策概念,应充分考虑其与时代特点和发展趋势相吻合的程度,充分估计其对我国体育改革与发展所带来的多方面影响,认为体育体制改革是随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整体性变革,而不是在原有框架内的改良,将“举国体制”仅限定在竞技体育领域,与整个体育体制存在着逻辑上的矛盾;“举国体制”在资源配置的主导力量和方式上,背离了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举国体制”在不同深化改革和加入WTO的新形势下,不能保证和推动我国体育的发展,因此不宜再用“举国体制”的概念来称谓我国当前的体育工作。  相似文献   
30.
我国竞技体操运动可持续发展的若干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者谢琼桓在1999年就深刻指出,在我国,无论是社会体育还是竞技体育,都存在着可持续发展的问题。那么,作为竞技体育中一个极其重要项目的竞技体操当然也应包括其中,对竞技体操项目可持续发展的研究也就非常必要了。影响我国竞技体操运动可持续发展的因素很多,内容很广,涉及面很宽,本文仅就其中几个因素进行初步的分析与讨论。1举国体制与合理布局的关系不可否认,举国体制使我国竞技体操运动在国际上确立了一定的优势,但这丝毫不能掩盖这个项目在全国发展不均衡的现状。通过对20世纪80年代以后各种类型的全国体操比赛参赛单位统计,清楚显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