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3篇
  免费   1篇
教育   183篇
科学研究   2篇
综合类   15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1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读奇正小说的时候,汪曾祺的那句话总在我脑海中萦绕:“写小说就是写语言。”  相似文献   
42.
43.
长篇散文《一个人的平原》以乡土文学为底色,聚焦平原上的人事浮动,从自己家族的命运辗转着笔,由地理和文本的一隅投射进对当代中国的全息造影,讲述里下河畔的中国故事,透视城镇二元形态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44.
本文主要研究现实主义文学思潮下的“乡土文学派”,并从现实主义文学思潮下催生的“乡土文学派”的流派特征以及它对新文学现实主义的意义这三方面系统地阐释两者的关系,希望在理清两者关系的基础上加深对“乡土文学派”及现实主义文学思潮的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45.
46.
付秀莹的长篇小说《陌上》以华北平原的一个小村庄为背景,勾勒出一幅乡村生活的风俗画,琐碎的乡村生活、优美的乡村环境在付秀莹的笔下璀璨生花.文章通过分析《陌上》的乡村“回归”意识与“付秀莹文体”的创作形式,探讨该书在当今时代的文化价值与出版意义.  相似文献   
47.
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乡土文学,以现实主义的笔触展现了中国乡村的衰败景象和农民的悲惨命运,它在风俗描写上具有积极的意义。20年代的乡土文学对后来的乡土文学的创作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48.
中国乡土文学的发展依纵向历史角度概括可分为四个时期:二十年代中期、十七年时期、新时期(上)、九十年代。对各个时期的乡土文学的总体特征及重点代表作家作品作以介绍。其中二十年代中期部分重点写本时期乡土小说的共同特征。十七年部分重点写赵树理、孙犁两位作家作品的艺术特色。新时期(上)部分重点写刘绍棠、汪曾祺的创作。九十年代部分重点写新乡土小说的“新”。  相似文献   
49.
黄健桥 《贵州教育》2023,(13):43-45
生态美育作为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之一,从审美的高度观照生态问题,探寻人与自然的关系与本质,旨在帮助人类树立生态文明理念,改善人类生存境况,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乡土文学充满着浓厚的风土人情美,为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生态美育理念创造了良好条件。本文通过列举生态美育的基本内容,探讨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乡土文学选文的生态美育策略,以期探索在语文教育中进行生态美育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50.
孙惠芬是大连新时期文坛继邓刚之后的又一优秀青年作家,数百万字的创作开辟了属于她自己的文学世界,对村镇人和他们活动的世界的展示,使她在国内文坛也倍受瞩目。传统文化是她创作的源头。亲身经历和生活体验,为她塑造人物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