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74篇
  免费   68篇
  国内免费   50篇
教育   10477篇
科学研究   771篇
各国文化   131篇
体育   291篇
综合类   647篇
文化理论   176篇
信息传播   1599篇
  2024年   295篇
  2023年   1367篇
  2022年   1393篇
  2021年   1010篇
  2020年   750篇
  2019年   626篇
  2018年   199篇
  2017年   233篇
  2016年   280篇
  2015年   354篇
  2014年   866篇
  2013年   702篇
  2012年   719篇
  2011年   813篇
  2010年   673篇
  2009年   598篇
  2008年   723篇
  2007年   605篇
  2006年   407篇
  2005年   353篇
  2004年   245篇
  2003年   199篇
  2002年   184篇
  2001年   149篇
  2000年   125篇
  1999年   47篇
  1998年   43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发展乡村旅游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乡村旅游是当前和未来一段时期内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析了乡村旅游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良性互动关系,提出了立足长远、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突出本土化、走特色化道路、不断创新的发展乡村旅游事业的具体对策,旨在促进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2.
陈叙 《中华文化论坛》2022,(6):133-142+157-158
乡村是增强文化自信的优质载体。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风文明建设的根本在于重新认识乡村价值,充分激发乡村的文化主体性,增强乡村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由于乡村文化生产在一定程度上与乡村社会脱节,农民缺乏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政府主导下的乡村文化建设与农民的日常生活实践间存在疏离,来自市场和社会的外来力量缺乏对乡村文化生态的了解,外来文化资源与乡土文化主体间缺乏耦合机制。乡村文化主体性的培育系统就是以尊重和激发农民的文化主体性为中心,通过乡村内部要素和外部要素的互动交换来激发乡村的文化主体性意识,构建起有效整合多元力量的乡村文化建设机制,探索在治理场域下实现价值共享和意义认同,培育乡土文化能人和文化组织。  相似文献   
53.
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各地区的社会经济都得到了高速发展,但从制度供给角度而言,乡村治理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不足。对此,我国可以从审计视角,以国家审计促进各项制度的完善,提升乡村治理水平,为乡村的进一步发展创造良好条件。围绕“国家审计促进乡村高质量治理的制度供给”这一主题展开探索,旨在寻找到增强乡村治理效果的可靠途径,发挥出国家审计的价值,完善乡村治理制度,促进乡村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54.
55.
在教育信息化的大背景下,提高教师的信息化能力是实现教育信息化的现实要求。就乡村学校教师信息化能力现状来看,提高乡村学校教师信息化能力更是重中之重。文章通过对湖北省乡村学校教师信息化能力基本情况进行调查,指出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到教师层面、学校层面、社会层面各因素对教师信息化能力的影响,提出有针对性的教师信息化能力提升策略。  相似文献   
56.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持续推进,金融资本下乡呈现出投资规模日益增长、范围逐渐扩大及投资方式多元化等趋势。金融资本下乡除了资本的逐利性驱使以外,还有政府政策的引导以及乡村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等因素的影响,诸多因素的推动使得金融资本纷纷涌入乡村。然而,金融资本在下乡过程中存在乡村管理制度缺失与资本过度逐利、政府职能管理不佳与资本运用效益低等诸多现实弊病。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需要金融资本发挥出更大的现实作用,应着力构建完善的资本运营环境,形成资本与农户“双赢”的局面。  相似文献   
57.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深厚的历史背景和丰富的文化知识,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尤其是农耕生产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将节气文化融入山区乡村景观设计,既有利于山区乡村景观设计的独特、别致和“接地气”,又有利于节气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文章通过对二十四节气的分析,着重阐述节气文化融入山区乡村景观设计的原则及要点。  相似文献   
58.
选取广东省2001—2019年相关时间序列数据为样本,采用因子分析法构建金融发展与乡村振兴综合评价指标,实证探究两者之间的协调关系。研究结果显示:随着金融发展水平的提升,两者之间的协调关系逐渐由极度不协调向不协调、基本协调、协调转变,但有下降趋势。基于实证分析,提出构建金融助推乡村振兴良性“血管系统”:通过构建“动脉血管系统”保障金融对乡村振兴的资金供给,通过构建“毛细血管系统”保障金融服务遍布乡村各个神经末梢,通过构建“静脉血管系统”保障金融对乡村振兴支持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59.
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梧州以政策作为保障,统筹做好了机构队伍衔接,加快特色农业规模化品牌化发展,改造了村容村貌,提高了乡村居民的生活品质,农村基层党组织发挥了一定的团结引领和先锋模范作用。但是,一些问题的存在阻碍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只有建立相对完善的政策体系,加强人才的培育和引进,推动特色产业的规模化和链条化发展,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堡垒作用建设,才能真正做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也才能全面推动梧州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60.
农村社区教育的发展程度关系乡村振兴的推进力度。乡村振兴背景下的江苏省农村社区教育取得了许多成效,并对农村的产业、文化、乡风等方面产生了积极影响。由于各方面原因,目前江苏省的农村社区教育在组织管理、资源配置、课程开发等方面亟需改进。文章对江苏省的农村社区教育发展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提出完善顶层设计、夯实中坚力量、加强基层群众参与度的对策,以期通过社区教育更好地助力乡村振兴的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