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49篇
  免费   65篇
  国内免费   48篇
教育   10140篇
科学研究   821篇
各国文化   66篇
体育   273篇
综合类   625篇
文化理论   155篇
信息传播   1582篇
  2024年   342篇
  2023年   1539篇
  2022年   1608篇
  2021年   1196篇
  2020年   903篇
  2019年   842篇
  2018年   341篇
  2017年   413篇
  2016年   316篇
  2015年   278篇
  2014年   721篇
  2013年   588篇
  2012年   628篇
  2011年   696篇
  2010年   558篇
  2009年   497篇
  2008年   610篇
  2007年   446篇
  2006年   303篇
  2005年   275篇
  2004年   155篇
  2003年   112篇
  2002年   90篇
  2001年   67篇
  2000年   63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7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51.
数字普惠金融有助于拓宽金融服务覆盖范围,激活乡村产业内生动力,加快缩小城乡地区差异,对乡村产业振兴具有支持意义。目前数字普惠金融助力乡村产业振兴过程中存在的乡村金融体系薄弱、地区差异客观存在、金融监控风险偏高、缺乏人才技术支持、村民金融素养不足等问题,应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广金融科技应用、构筑法治监管防线、引进金融专业人才、普及金融常识教育等方面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152.
高职农业“双创人才”精准分类培养是满足乡村振兴对人才多样化的需求和学生特质差异的必然选择。在多元智能理论的指导下,构建了农业高职院校“分阶优化,递进提升”的“双创人才”精准分类培养模式,通过“三创”融合、开设双创课程和讲座、分类引流、双创活动历练、真实项目申报、搭建双创实践平台等路径,提高了“双创人才”供给的适配性和服务乡村振兴的实效。  相似文献   
153.
职业素养教育概念的诞生反映学界对职业教育培养目标调整修正的过程。尽管其更加凸显职教中“人”的价值,但还是偏于注重作为工具理性的“职场人”。前工业文明时代,中国古代悠久的手工业历史积淀出关于工匠文化的本土表达。工匠的精神信仰、教育模式、哲学认知等等为我们理解现代职业素养提供了思想资源。借鉴历史资源,充分结合现代学校和媒介构建职业文化是职业素养教育的一条向上之路。中国传统的教育强调以文化人,为思考提升职业素养教育境界提供了一个维度。  相似文献   
154.
农村留守人口是我国乡村人口转移后形成的特殊群体,而基于留守人口进行职业教育培训路径的人力资源开发,创生新的人口红利,对于乡村振兴具有积极意义。留守人口蕴藏着人力资源开发的潜能,但是我国现有职业教育培训却存在供给不足,缺乏前瞻性规划;供需失衡,缺乏科学性论证等问题。要赋能农村留守人口,就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职业教育培训策略,这就是要遵循有教无类理念,奠定留守人口可行能力提升的基础;坚持分类施教方针,催生留守人口人力资源开发新红利;依托数字乡村建设,搭建留守人口人力资源开发新平台。  相似文献   
155.
十八大以后,我国的协商民主走向制度化趋势。从全国治理实践来看,基层协商民主治理效能没有真正发挥,以农民为主体的内生动力未能和政府主导的外部动力实现耦合。本文结合协商民主和内生动力相关理论及方法,深入普者黑N村调查,讨论了民族村寨旅游社区居民基层协商民主参与的现实困境和内生动力。研究表明:村民积极主动参与基层协商前提条件是涉及村民切身利益,农村精英对基层协商民主习惯的形成有正向影响,基层党委在基层协商民主实践当中应起到领导和衔接作用,基层政府应引导基层协商民主实践由习惯向制度化转变。  相似文献   
156.
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市场化和国家扶贫开发共同作用下使传统村庄居住环境、人际关系、生产和生活方式等逐渐向现代化转型,形成村庄经济社会新格局,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奠定了良好基础。然而,当村庄经济市场化、生计多样化、价值理性化、社会个体化以及群体利益分化等多重因素所形塑的理性化人际关系构成村庄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动力因素时,由于内部贫富差距凸显、道德观念轮替和社会认知偏差而导致村庄社会价值观念嬗变,在村庄传统伦理观念尚未远离而现代道德观念尚未完全确立之际,价值倾向和群体利益分化引发的人际关系紧张等秩序问题也成为社会矛盾的主要形式和村庄争论的焦点,构成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现实困境。  相似文献   
157.
乡村旅游作为多产融合的绿色产业,在推进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以2018年山东省17地市为研究对象,从需求侧、供给侧和结构转换3个维度构建乡村旅游动能系统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法对山东省乡村动能系统进行测度,并借助聚类分析方法将乡村旅游动能系统划分为三种地域类型,在此基础上针对不同的地域类型提出相应的动能系统提升策略。  相似文献   
158.
<正>支村两委引导村民遵循"自己的事情自己办、自己的家园自己建"原则,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将乡村治理推向更高水平。作为湖南省临武县15个省级乡村振兴示范创建村之一,多年来,龙归坪村"六位支书一台戏",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绘到底,支村两委、驻村工作队带领村民朝着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目标稳步前行,"三级三化三治""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的乡村治理模式声名远播。  相似文献   
159.
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是我国农村农业迫切需要解决的两个核心问题.国家统计数据与实地调查数据显示,有在外学习、工作经历的返乡青年,已成为乡村创业的重要力量,他们壮大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动乡村产业不断创新、延伸与融合,他们采用现代互联网信息新技术,追求更高的个人经济与社会价值.支持帮助返乡青年更好地利用农村地区良好生态与...  相似文献   
160.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自治、法治、德治,是推动乡村治理格局良性运转的不同治理方式.完善乡村治理体系,既需要以自治为基,增强乡村治理活力,又需要以法治为本,保障乡村治理秩序,还需要以德治为魂,弘扬乡村治理正气.通过进一步构建自治、法治、德治主体相结合的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