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1篇
  免费   0篇
教育   79篇
科学研究   19篇
各国文化   9篇
体育   3篇
综合类   9篇
信息传播   20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书籍的诸多元素进行综合的统一的设计,越来越多地渗透进审美内涵,把传统的设计思想与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形成适应市场需求的书籍审美风格.  相似文献   
62.
63.
20世纪初,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变革,旧习俗被打破,新观念逐步形成。书籍装帧开始摆脱以往的制式,不仅形式上呈现新的范式,且观念上也以西式书籍范式为现代化标准。从整体层面看,在晚清西式教育、早期设计师出现、近代图案学发展、先进印刷技术引入等诸多因素推动下,国人逐渐形成新的书籍装帧范式观念,它标志着中国书籍装帧在这个时期完成了由传统向现代转向的范式变革。  相似文献   
64.
李城外 《湖北档案》2008,(12):26-27
李:张老.在我国书籍装帧艺术界,您无疑称得上是位“大腕”。建国之初,您就参加了《毛泽东选集》的装帧设计、中国向外国元首递交的国书“大使证书”的设计和印制国徽标准样的工作,后来又为《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列宁全集》、《斯大林全集》、《李大钊选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等重要图书设计封面。1958年,还被选中担任《红旗》杂志的封面设计。中国第一部大百科全书的总体设计.也是出自您的手笔!  相似文献   
65.
通过运用案例论证、定量与定性分析、归纳演绎等方法,对儿童这一特殊群体的特殊设计诉求进行综合研究,探讨儿童书籍装帧设计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新思路,旨在引起对该特殊群体的设计服务关注,提高设计水准,以便更好为儿童读者服务.  相似文献   
66.
本文具体分析了文字和图形在封面设计中的应用,强调创新思维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67.
夏琰 《集邮博览》2016,(4):16-17
刘钊1983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1983~2003年在河南美术出版社从事美术编辑出版工作,历任美术副编审、副总编辑、社长。现任河南省集邮公司艺术总监。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籍装帧艺术委员会理事、河南省美术家协会理事。设计作品《河南人口资源丛书》获1995年度"五个一工程"奖,《当代著名书法家代表作》获第五届"全国书籍装帧艺术展"铜奖等。曾为埃及邮政设计《中埃建交50周年》纪念邮票小全张,为马尔代夫邮政  相似文献   
68.
在没有可以与书籍竞争的文本载体出现之前,不会有书是什么的疑问,书籍的出现就是因为承载文本的功能需要.书,自有了新载体之后,自身被从文本载体的单一功能中解放出来,还原为书本身:多页面的物化承载物.它成为一个具有多种可能性的,可供书籍设计师、做书人、艺术家、爱好者实验并拓展想象力的舞台,而不再是单一记载文本的容器.它的发展前景在我看来是非常广阔的,发展方向则具有非常大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69.
随着现代多元化文化对艺术的渗透,书籍装帧艺术设计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它在继承和发扬了传统书帧艺术外在形态的形式美的同时,从书籍的整体形态上展示了一种具有时代精神,立体、多侧面、多层次、动态的艺术审美空间。本文从以下三方面探究现代书籍装帧艺术设计的审美特征:"静中有动"以强化审美注意的效应;化单纯形态的形式美为整体形态的形式美;寻找与现代人审美心理沟通的互动焦点。  相似文献   
70.
2010年12月23日,中国线装书展在德国柏林中国文化中心开幕。线装书起源于明代,是中国古代书籍装帧发展史的最后阶段,也是最接近现代平装书的装帧形式。本次展出的线装书均为中国文化中心图书馆的馆藏典籍,包括《乾隆抄本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