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2篇
  免费   0篇
教育   203篇
科学研究   6篇
综合类   2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0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自从有了博客,常在午夜静静流连。更新自己的博客,也常去网友的博客。博客是人生的风景。穿行于风景中,心情宁静而惬意。博客姿态万千,各不相同。有的人的博客,一看就是"杯具"。为情所苦,不可自拔。看得人心生凄凉,恨不得抱着博主大哭一场。一篇篇令人潸然泪下的博文,再配上类似于《二泉映月》那样的旋律,令人不禁回想起自己人生路上的种种不顺。一句话,自杀的心都有了。这样的博客,我敬而远之。人生的坎坷,我经历得不算少。我不想让心变得潮湿,提前进入生命的雨季。我喜欢那种温馨可爱的博客。音乐山泉一样流淌,模板诗意浪漫。打开这样的博客,眼前立即一亮。清新仿佛雪后的原野,冬日暖阳令人心动。博主叙说着生活中的快乐细节,琐碎而温情。博主有一双发  相似文献   
82.
<正>"静影沉璧"一词出自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教材《二泉映月》,学生在阅读时较难理解。王文丽、王崧舟、薛法根三位名师依据学情,运用多种方式解词,使"静影沉璧"成为学生心中诗意、醇美的独特风景。【片段一】(王文丽)师:对于"静影沉璧",你是怎样理解的呢?  相似文献   
83.
二泉映月     
那是一个炎热的下午,但古乐的凄凉足以使人不觉热的存在。乐声源于二胡,但那分凄凉却源于高山之上,月夜之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84.
二胡独奏曲《二泉映月》是我国著名民间音乐家华彦钧(阿炳)的代表作之一。1993年被评为20世纪华人艺术精品。《二泉映月》是阿炳生活的真实写照,记录着他曾经生活的点点滴滴。乐曲旋律婉转流畅,跌宕起伏,意境深远,技巧独特,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深得世界人民的喜爱。多年来,《二泉映月》不仅在民乐领域中被人们乐于演奏,而且还被改编成多种演奏形式。使人们对《二泉映月》的内涵把握也有着不同的见解。  相似文献   
85.
二泉映月》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生动记叙了盲人阿炳创作二胡名曲《二泉映月》的艰辛历程,表现了他热爱生活、热爱音乐,追求美好理想,敢于同命运抗争的精神。根据教材特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活用音乐,可优化教学过程,生成精彩。  相似文献   
86.
特级教师孙双金老师倡导“情智语文”,他认为,课堂应该是情智共生的,要以情促智,以智生情,让学生的情感闸门不断开启,让学生智慧的火花不断点燃,的确,孙老师正在不断地用自己的教学实践诠释着他的“情智语文”。  相似文献   
87.
张宏宽 《中国教师》2009,(24):39-39
<正>教育局推行"减负增效"活动,规定学校每天下午五点放学,学生一个也不留校,这可让班上一部分"小拖拉机"窃喜不已,再也不必担心老师留校了。这不,一个多星期前布置背诵《二泉映月》,可到今天竟然还有十几个同学没背好,最可气的是,这其中还包括几名班级干部。看来,不动真格的是不行了。  相似文献   
88.
二泉映月》这篇课文浓缩了民间音乐家阿炳历尽艰辛的一生,描述了《二泉映月》这首二胡名曲的创作过程,用富含感染力的文句再现了这一名曲的丰富内涵,表现了民间艺人热爱音乐、热爱家乡、热爱生活、追求理想、不向命运低头、勇于抗争的顽强精神。《二泉映月》这酋不朽的二胡名曲创作的过程是课文的重点,它是阿炳苦难一生的生活积淀和崇高精神境界的追求。  相似文献   
89.
[文题和要求]你可曾想到,自己成长的过程中,有老师的教育和培养,有长辈的关怀和爱护,有同学的帮助和关心……你一定想对他们道一声"谢谢"。请以"谢谢你,____"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1.先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2.叙事要具体,可综合运用各种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90.
[教学案例]《二泉映月》是苏教版教材国标本的一篇课文,它生动地记叙了阿炳创作二胡名曲《二泉映月》的艰辛历程。课文内容真挚感人,语言生动优美,充分表现了阿炳热爱生活、酷爱音乐、敢于同命运抗争的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