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85篇
  免费   9篇
教育   1408篇
科学研究   28篇
各国文化   16篇
体育   440篇
综合类   58篇
文化理论   6篇
信息传播   23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52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117篇
  2013年   163篇
  2012年   164篇
  2011年   148篇
  2010年   168篇
  2009年   179篇
  2008年   154篇
  2007年   113篇
  2006年   264篇
  2005年   88篇
  2004年   62篇
  2003年   55篇
  2002年   80篇
  2001年   66篇
  2000年   53篇
  1999年   67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个人主义是浪漫主义的生命线。作家个人意志的自在表现、情感的自由表达、自我意识的强烈体现,是浪漫主义经典文本的基本特征。传统儒、道思想影响下的古代浪漫主义显现出浓厚的个性主义色彩,但大多数时候个人被集体吞噬,自我遭到放逐;五四之后的浪漫主义则突出地体现为“人的发现”,自我价值得到肯定。二者之间存在明显的断裂,但根深蒂固的传统文化价值观念仍然使二者表现出一定程度的连续性。  相似文献   
62.
严复对五四启蒙思想的深刻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严复引进的进化论,构成了五四启蒙的理论前提;二,严复致力于西方自由观念的引进,而个性自由观念构成了五四启蒙的理论核心;三,严复拓展了科学的社会功能,促使中国近代科学观念的泛化,而这构成了五四启蒙的理论特征。  相似文献   
63.
五四”女作家笔下的知识女性形象体现了中国第一代现代女性追寻自我的艰辛和挣扎,尤其是她们在突现自我、建构“双性同体”的自我人格以及选择自我价值实现场域当中的生命状态和精神面相。她们以果敢的行动和言说表达了她们追寻自我的诉求,但又因自身的弱点和历史的因循而最终无法争得较为完整的自我空间,确立较为独立的自我身份认同。  相似文献   
64.
《青年教师》2007,(5):2-2
新华网北京5月4日电今天是“五四”青年节,也是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85周年纪念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今天致信中国青年群英会,代表党中央向全国广大团员和各族青年致以节日的问候,向新中国成立以来各个时期的青年英模致以崇高的敬意。[第一段]  相似文献   
65.
王晓晶 《青年记者》2020,(11):107-108
五四时期学生联合会、社团创办的《少年中国》《新潮》《南开日刊》等报刊将思想宣传同群众运动、政治斗争相结合,成为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传播的重要载体.而学生报刊的发刊词,则以简洁的文字体现了报刊的时代背景、宗旨和传播取向,以此看待五四运动时期的马克思主义传播,可以发现其何以传播及如何传播的路径体系.  相似文献   
66.
陈友良 《新闻界》2020,(4):76-84
基于新发现的袁昌英《公意之源》,并与陶孟和的书评比较,考察李普曼《舆论》作为一种现代性话语在中国的传播与实践的问题。《舆论》推动了近代西方"public opinion"从哲学论述转向现代性的知识和概念,但其核心概念仍融合了"公共意志"与"公众意见"两方面涵义,作为现代性话语尚具有两歧性。这个特征为五四时期的中国学者提供了"舆论"与"公意"的两条阐释路径。陶孟和用书评形式引介《舆论》,关注其在政治心理学上的创新意义;袁昌英则以近似于政论文的形式,评述李普曼的新舆论观、大众媒介观和政治传播观,实已触及现代传播学的范畴。陶、袁都被李普曼的民主理论修正观点所吸引,对于著名的"李普曼-杜威之辩",也有精英主义与大众主义不同的评论视角。从话语实践上看,《舆论》参与了一战以后中国知识界对西方民主制度的反省思潮。  相似文献   
67.
一、新时期文学主潮的启蒙主义性质新时期文学主潮是启蒙主义的,这一点,基本上还没有得到学界的认同。多数学者虽然肯定新时期文学具有启蒙主义的思想倾向,但他们只是把启蒙主义当作一种社会文化思潮,而不是当作一种文学思潮,这种情况与对五四文学的定性是一致的。那么作为一种文学思潮,新时期文学该如何界定呢?有的学者对新时期文学主潮的性质不作界定,只是进行具体的描述,实际上是回避了这个问题。更多的学者沿用传统现实主义的概念来界定新时期文学主潮,这与对  相似文献   
68.
行走在此间     
黄岩谊,1997年于北京大学化学学院获得理学学士,2002获北京大学理学博士,2002~2005年于加州理工学院应用物理系做博士后,2005~2006年于斯坦福大学生物工程系做博士后。曾获全国化学竞赛暨冬令营一等奖(1993年),北京大学三好学生标兵(1995年),北京市三好学生(1995年),北京大学五四青年科学奖一等奖(1995年,1997年),北京地区优秀毕业生(1997年),北京大学研究生学术十杰(1999年),中国大学生"五四"奖学金及建吴杯(2000年),北京市化学会优秀论文一等奖(2001年),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优秀论文一等奖(2001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第四完成人)(2003年)等奖项。2004年入选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相似文献   
69.
台静农的小说《地之子》在选材和创作手法上都是师承鲁迅,呈现出20世纪20年代乡土小说创作的较高水平,同时又在批判与悲悯、理性与感性低徊矛盾以及悲情色彩两个方面体现出五四时代台静农的个人风格。台湾期间的散文集《龙坡杂文》笔力老到、内容博大丰富,融时代悲辛与知识品格于一体,有五四精神之风。本文在阐述《地之子》和《龙坡杂文》艺术特色基础上,分析作者贯穿其中的思想倾向、精神品格,探讨魏晋精神对台静农创作和人生选择的影响,以及二者内在的关联性。  相似文献   
70.
作为20-30年代作家的丁玲具有五四文化精神和革命情结。前者主导着丁玲的创作,后者推动着她投入革命。在陕北,丁玲在五四文化精神指导下进行创作,没有按照领导人的要求转变为一名宣传战士,因而在整风运动中受到批评。此后,丁玲端正态度,创作出被领导人认可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而受到表扬。50年代,由于丁玲的个性突出再度受整。80年代,丁玲缺乏对历史进行反思。丁玲的人生道路可以说演绎着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与权力、与政治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