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20篇
科学研究   6篇
体育   179篇
综合类   26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中国男篮在第26届亚锦赛上获得冠军,时隔六年再次登顶,成绩较为理想,引发了我们对中国男篮更深层次的思考.本文通过对四强球队在第26届亚锦赛区域联防个人机动进攻、单个基础配合战术及基础组合战术的得分状况进行比较研究发现,中国男篮主要以个人机动进攻为主,其次是基础配合战术得分,基础组合战术得分最少;在两分球和三分球得分上较四强球队优异,但是外线队员对抗不足、个人机动进攻得分能力和手段较为薄弱且单一,是本次亚锦赛表现不尽人意的方面.  相似文献   
112.
当今,篮球运动在不断发展,世界各强队都在努力提高自身水平,并形成各队独特的技战术风格特点,以适应篮球运动发展带来的冲击和挑战。笔者认为现阶段世界篮球的发展趋势是:攻守节奏不断加快,进攻  相似文献   
113.
采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数理统计法对武汉亚锦赛中国男篮9场比赛进行统计分析,总结中国男篮在此次比赛中技术的优势及不足,为提高男篮竞技能力提供有价值的理论参考。研究表明,在亚洲,中国男篮实力突出,内线进攻技术与外线防守技术是中国队获胜的核心因素,而在抢进攻篮板球和抢断球能力等方面与对手水平相差不大,团队攻守能力还需进一步提高,后卫进攻能力和进攻手段单一,应提高后卫队员突破技术和突分配合能力。  相似文献   
114.
运用文献资料、录像观察与数理统计等方法,对中国男篮在第25届男篮亚锦赛上与对手的攻防技术进行统计、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进攻上,简单投篮较多,集体进攻方面单一,突分、传切等配合不够流畅;防守上,防守懈怠,对篮板的挡抢不够积极.另外,年轻教练员临场经验不足以及场上队员心理因素影响等方面的原因,导致本届亚锦赛中国男篮的失利.  相似文献   
115.
周到 《乒乓世界》2007,(10):22-23
8月底9月初,在深圳举行的松下中国公开赛显得有些沉闷,日本、韩国的部分名将为了备战即将举行的亚锦赛都放弃了这站公开赛,而中国队队内对抗也不那么精彩,就在新闻记者们满赛场找选题的时候,德国男队主教练普劳泽一句话激起了众怒!  相似文献   
116.
以参加第22届亚锦赛的中国和韩国男篮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比较分析和归纳推理等研究方法,对中、韩男篮在决赛中的表现及技术统计数据进行对比与分析。发现中国男篮虽然在决赛中依靠强大的内线实力战胜韩国队,但在比赛作风及攻守技术各环节尚存在一些问题,而韩国队的全场紧逼防守和三分球技术又给我们许多启示。  相似文献   
117.
对第21届女篮亚锦赛前3名中国队、韩国队、中国台北队20场比赛的技术统计分析,并对各位置主力人数、得分、助攻、篮板、抢断、罚球、失误等技术进行了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118.
张宾 《新体育》2011,(10):30-34
归化球员过多、过乱已经成为世界体坛的一个现象级问题,他们的出现也正打乱着亚洲篮坛固有的格局。归化球员身体素质好,比赛水平高,他们的出现,一方面为亚锦赛带来更加精彩的比赛,成为比赛中的新看点,另一方面也考验着赛制的公平。  相似文献   
119.
亚锦赛乱局     
王瑞雪 《新体育》2011,(10):35-37
从来没有哪一届亚锦赛像今年的武汉亚锦赛有这么多非议:中国男篮和裁判住在同一酒店;卡塔尔队开赛当天接到5名队员身份认证不过关,无法上场比赛的消息,随后,他们用消极比赛对抗亚篮联的处罚;伊朗队始终无法在比赛馆进行训练;训练用球是旧的;韩国主教练大骂裁判不公……  相似文献   
120.
10月11日上午,中国男、女篮教练组向篮球界老前辈进行了汇报。平均年龄将近80岁的中国篮球顾问组,就中国篮球在亚锦赛上的得失进行了充分讨论,并提出了中肯建议。中国女篮主教练孙凤武和中国男篮领队张雄分别向老顾问们进行了长达万言的汇报。六位在京的篮球老前辈程世春、张长禄、杨伯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