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0篇
教育   76篇
各国文化   1篇
综合类   7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以古代戏曲小说为主体的俗文学的“商品”品格,表现在出版机构通过广告征购文稿与推销“产品”,藉之实现“射利”之目的.俗文学广告主要包括征文广告、评点广告、图像广告、音释广告、附赠广告、打折广告等形式,并渗入到创作、出版与传播的各个环节.广告是俗文学“商品”品格的历史呈现.  相似文献   
42.
谈《西厢记》女性形象与元代俗文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元代俗文学占主流地位,处于封建社会底层的女性更多地进入了元杂剧作家的视野,得到了关注和歌颂。在俗文学占主流地位的大文化背景下,这些女性形象身上表现出了平民化的道德观和审美情趣。本文分析了元杂剧《西厢记》中的女性形象身上表现出的平民化色彩,并从创作主体的平民化、欣赏主体的大众化、审美情趣的世俗化等方面,分析了俗文学产生的社会历史原因。  相似文献   
43.
欧洲现藏广东俗文学文献是域外存藏此类汉籍的大宗,1970年代以来,艾伯华、李福清、梁陪炽、笠井直美等人陆续有专文介绍.这些文献,收集时间久远,不仅有不少孤本,而且在刊行时间、刊售书坊、编订者等方面也保存了许多罕见的材料,对于了解研究广东俗文学的发展历程、中欧文化交流的状况都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4.
现代性是一个哲学领域的概念,其内涵包含三个层面,即感性层面、理性层面和反思-超越层面,其中理性精神是核心.从现代性的视角来看,纯文学是反思现代性的产物,严肃文学是理性现代性的产物,通俗文学是感性现代性的产物。而网络文学与通俗文学有很多相通之处,充分体现了感性现代性的诉求.欲抗争网络文学的这种感性现代性的泛滥,不应一味指责网络文学,而是应该塑造一批雅文学的精品,发挥它们的反思-超越功能.  相似文献   
45.
46.
朱自清先生,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杰出的散文家,他不仅创作了大量的雅俗共赏的佳作,而且在许多有关文学评论的专著和文章中,还深入地阐明了他的“雅俗共赏”的美学观。这一美学观点,在改革开放的形势之下,对于当今的文学创作与鉴赏、批评,都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我们应当给予足够重视和评价。但时至今日,尚未看到专门的研究文章。我不揣浅陋,拟就这个问题作一初步探讨,意在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47.
刘丽芳 《教师》2016,(5):18-19
雅、俗是文学史上历久弥新的问题,它们是两种不同的文学形式,两者有对立互补的关系。从中国文学的发展来看,文学的雅和俗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双向的互动过程,因为存在雅文学的俗化,以及俗文学的雅化。本文首先指出了传统文学的雅俗之辩,之后研究了雅俗文学的互动问题,最后指出了要用理性的眼光去看待文学的雅俗关系。  相似文献   
48.
释“俗”     
丘雅 《绥化学院学报》2008,28(1):F0003-F0003
依据《汉语大字典》,“俗”字的常用义有以下四项:最常用义是“风俗”,如“土俗”、“移风易俗”、“入境随俗”等:第二个常用义为“庸俗,平庸”,如“俗气”、“媚俗”等;第三个常用义为“大众的,通行的”,如“通俗唱法”,“俗体字”,“俗文学”等:还有一个义项现在已经很少用了,但在一些古典文学作品或反映古代生活的影视剧中会经常看到,那就是佛家称世间或在家为俗。与出家为僧相对,如“俗家”、“俗世”、“还俗”等。“俗”还有一个非常用义项,现在已经不用了,即作通假字,通“欲”。  相似文献   
49.
金庸小说之所以长时期广受欢迎,其深层次原因,是因为小说符合民众的文化传统及价值判断。这里用实证分析法归纳出金庸小说中所表现的历史观,即民本史观、大民族史现、对皇权专制及人治制度的批判三个方面。这对评价金庸小说的地位提供了依据;另一方面,对这些史现在当前社会中的特征、作用作了详尽的分析,指出包括俗文学在内的文学是对该时期进行社会研究材料的重要来源。  相似文献   
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