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6篇
  免费   1篇
教育   233篇
科学研究   3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8篇
综合类   7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张茂发 《现代语文》2007,(5):124-125
在学习和研究古汉语时,经常会遇到假借和通假问题,有关文章对这两个术语的理解和解释各种各样,差别很大。我们认为,假借与通假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应该加以区别。  相似文献   
92.
关于六书的理论性阐述历史很多,但其中或有批评质疑,或多新说异论,因此各说之间是非抵触甚多,一般学习往往感到惶惑,为求教学或自学方便,本以歌诀形式解说传统理论,以作自撰的六书助记歌诀为线索,对“六书”说进行了较为系统的介绍,并对歌诀中所涉及的86个字有重点地作了分析,其中对于先贤之论,取精舍莠,择善而从,对于一些有些争议的问题及例子,一般取其合理可信。  相似文献   
93.
汉语四方方位词的成词理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汉语四方方位词“东”、“西”、“南”、“北”,应该是一个自足的完整的造词系统,但不可能是也不应该是“假借”系统。“东”的造词关键在于“日”、“木”,而“日”、“木”的取象和意象则准确而全面地表达了汉语四方方位词成词的系统而整体的原始理据。这些系统而整体的原始理据,不仅决定了原始汉人在给汉语四方方位词造词时的顺序性、层次性,而且也反映了现代汉人运用汉语四方方位词习惯称序的延续性、历史性、科学性。  相似文献   
94.
刘咏涛 《阿坝师专学报》1993,(2):106-108,85
汉字有悠久的历史,关于汉字的造字方法,传统有所谓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六书”之说。权威著作有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等,但历代、各家对具体汉字的“六书”分析往往各说不一,甚至大相径庭。  相似文献   
95.
《马氏文通》的“实字假借”包含名字假借、动字假借、用如静字与状字假借等。从内容上看可以分解为字的本用、一字多词、词的兼类、词的转类和词类活用。从指称与陈述互转看,名字假借多数都是自指。少数是转指;动字假借中自胨与词类活用相当,少数是转陈;转指、转陈与真正的字类假借性质相符;用如静字应当取消;状字假借中,部分属实词虚化,其他属本用。因此,《马氏文通》字类假借内容芜杂,造成了词类问题上的混乱,它与后来的词类活用在内容与性质上都不相同。  相似文献   
96.
桂馥作为“《说文解字》四大家”之一,对六书定义的认识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对象形定义的界定,当是具有“刻画裁制奇巧”的技法;关于亦声的观点,可能是后世争议最多,正负评价凝结的焦点;在假借的家族里,还有一种桂馥称为“隶体假借”的类别。  相似文献   
97.
试从主观原因角度探讨假借字的产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界普遍认为,古代字少是假借字产生的主要客观原因。通过对两种特殊假借现象的分析,我们认为假借字产生的主观原因,在于古人对汉字字形和词语的对应关系还没有形成一个明确的认识。  相似文献   
98.
假借是用字法而不是造字法.从"借音字"和"分化字"的形成来看,分化字是造成汉字数量增加的主要原因.假借义造字是形成分化字的途径之一,不能作为假借字是造字法的证据.  相似文献   
99.
通过对假借字三种类型在备用状态下和使用状态下不同状况的分析,以证明六书中的假借是造字方法而不是用字方法  相似文献   
100.
论假借义与语源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假借义与语源义在概念上迥然有别。假借义是字义的一种,与字的本义不相关。语源义是同族词所共有之义,就具体的词而论,即是该词的命名之义。语源义既可能是词的具体义项,又可能是某一义项的义素。在实际语言中,假借义与语源义有时又有一定联系。我们既不能将二者混为一体,又不应将它们对立起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