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0篇
  免费   0篇
教育   212篇
科学研究   13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13篇
信息传播   1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以激活口语僵化为目的的教学实验研究.其理论依据是国内外语界对语言僵化的相关研究。实验教师从完善输入、激活输出方面着手,进行了教学、教法和考试模式的改革。以听说、读说、说写相结合来及时内化输入并达到了输出的可理解性和有准备性。实验结果证明了这项实验的成功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32.
本文旨在研究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写作中词汇僵化现象的影响因素并提出具体改善措施,提高学生英语写作能力。通过错误分析及使用SPSS软件的方法,对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二年级金融133(28)和园林133(27)共55名学生两学期的期末英语作文进行分析,发现存在中式英语、动词形式、拼写、搭配、名词和代词的数及词性六大错误类型,这些错误均与词汇紧密相连。母语干扰,发音错误和词对词的翻译、记忆方法都不同程度导致词汇僵化,教师应在课堂上采用情景教学法和认知反馈法,学生应结合国际音标法IPA和语音学,采取分类联想记忆法、词缀记忆法记忆单词和短语,避免母语干扰和词对词的翻译,通过语境法习得语义。本论文为中介语词汇僵化提供了一项实证研究,对正确应对词汇僵化现象、指导英语教学有一定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33.
“中介语”是独立于语言习得者母语和目标语的相对系统的第二语言知识,是语言习得者在习得过程中生成的语言特征的不稳定组合,它具备三种任何其他语言所持有的特性:系统性、渗透性和动态性. 系统性是指初学者的第二语言并非杂乱无章的语言系统,是界于母语和目标语之间的独立系统;中介语的渗透性受制于其开放性,在其整个发展期间存在几个阶段,但在任何一定阶段内它不会维持不变,且随着习得者语言水平的提高以及新知识到旧知识的渗透,错误将会被逐渐地修正;中介语的动态性表现在其各个不同但相关的阶段内,这些阶段形成一个连续系统,而每个阶段都可看作是习得者的一个习得点。  相似文献   
34.
语言僵化是外语学习中的一个普遍现象。本文从学习者的情感因素、母语干扰、教师和教材几个方面分析了语言僵化产生的原因,并提出防止僵化的几个方法。  相似文献   
35.
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是以独断专行、高度统一为特征的。这种模式的形成有一定的历史原因和国际背景,在当时也起了巨大的历史作用,但随着国际竞争的激烈,各种潜在的危机日益加剧,后继者思想僵化,最后照搬西方导致解体。苏联的解体不是社会主义的失败,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向人们展示了它的无比优越性和无限生命力。  相似文献   
36.
姚育红 《培训与研究》2007,24(5):107-109
中介语的僵化现象是二语习得领域中的一个重大课题。作为一种独特的语言体系,中介语有其自身的特点和发展成因。概述了僵化现象的表现特征,探究了这类现象的形成原因,并就如何缓解僵化现象提出了相应的英语教学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37.
中介语及其僵化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介语是第二语言学习者构建的一种带有语法错误的、处于母语和目的语之间的一种过渡语言系统。这个语言系统具有独立性、渐进性、可渗透性和合法性等特征。第二语言学习者中介语及其僵化现象的产生是多方面的因素影响的结果:1)母语的负迁移;2)目标语规则的过分概括;3)训练迁移;4)学习策略;5)交际策略等。  相似文献   
38.
英语专业学生语法错误僵化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错误僵化是外语学习中不可避免的现象。本文分析了英语专业学生在汉一英翻译测试中出现的误差。发现学生在词性、词义和语法等方面存在严重的错误僵化,错误僵化的根源在于母语的干扰,目的语内部结构的影响和教学过程的影响。  相似文献   
39.
王永华 《内江科技》2010,31(6):59-59,161
僵化是二语习得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是语言学习者提高外语水平的障碍,这个问题已经引起了国内外语言学家以及研究者的兴趣。国内仍需进行大量的理论和实证研究以便探究在中国教学环境中学生形成僵化的潜在原因。根据对学生以及教师的问卷调查的数据分析及访谈的反馈,发现了学生的英语写作中产生僵化的主要原因,并且提出了相应的教学启示。  相似文献   
40.
一、中介语僵化理论探讨 美国语言学家Selinker于1972年首先提出了“中介语僵化现象”这一概念。他认为,在语言运用中,僵化现象可以发生在语法、语义、语音、句法、词汇、篇章和语用等各个层面上,僵化的特征是持久的和有抵抗力的;无论是对于成人二语习得者还是儿童二语习得者,僵化现象都会发生;具体表现为一些中介语的特征处于停滞状态,错误的表达形式反复出现,很难甚至无法消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