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123篇
  免费   133篇
  国内免费   114篇
教育   51273篇
科学研究   2144篇
各国文化   130篇
体育   1558篇
综合类   1556篇
文化理论   174篇
信息传播   4535篇
  2024年   257篇
  2023年   1106篇
  2022年   1060篇
  2021年   1029篇
  2020年   1071篇
  2019年   1054篇
  2018年   568篇
  2017年   1011篇
  2016年   1240篇
  2015年   2055篇
  2014年   5038篇
  2013年   4188篇
  2012年   4817篇
  2011年   5430篇
  2010年   4312篇
  2009年   4276篇
  2008年   4989篇
  2007年   3667篇
  2006年   2728篇
  2005年   2416篇
  2004年   1939篇
  2003年   1782篇
  2002年   1633篇
  2001年   1359篇
  2000年   1049篇
  1999年   347篇
  1998年   222篇
  1997年   190篇
  1996年   127篇
  1995年   84篇
  1994年   100篇
  1993年   56篇
  1992年   54篇
  1991年   52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34篇
  1983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科学知识增殖的急剧加快,个人生命的有限性与科学知识增殖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突出。如何解决这一矛盾?把人的学习起点提前一些,对婴幼儿实施早期教育是解决这一矛盾的一个理想办法。  相似文献   
102.
103.
章通过分析不同历史时期人们对知行问题的探索和争鸣,透视了中国哲学家对这一问题的深邃思考。阐述了对知行问题的争论经历了从模糊到清晰、从混沌到科学这样一个复杂的历史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104.
我很喜欢刘晓东博士(以下简称“刘博”)的文章及文章里所洋溢出的哲学智慧和执著的钻探精神。他对儿童充满人性的研究使得其理论有滋有味,为儿童的教育描绘出一幅灿烂的前景。这一切对我们幼教工作者来说无疑具有很大的振动作用及清明作用。今年《学前教育研究》前几期的“争鸣”栏目中真正争起来了的便是孙民从(以下简称“孙先生”)与刘博的商榷之文。能看到这种真正的争鸣真是太好了。我仔细拜读了孙先生“也论儿童的精神”一文,他对“儿童精神”这一领域也颇有研究,文笔婉转但又突现了他与刘博在对儿童精神认识方面的本质区别。刘…  相似文献   
105.
老聃《道德经》中蕴藏着丰富的德育观 ,包括 :培养“真人”的道德理想 ,见素抱朴、柔弱不争的德育原则 ,以身示范的德育方法 ,致虚守静的修身之道等等 ,这些思想为现代德育提供了启示和养料  相似文献   
106.
李超 《家庭教育》2002,(10):40-41
戴勒斯·李奇提出的儿童需具备的大能力第九条是常识。他对常识的定义是:发挥良好的判断力。关于这个问题,我们作如下的阐释。一、常识是生存的重要保障常识,一个十分简单的概念,顾名思义,指的就是“很普  相似文献   
107.
108.
多元智力观与学前儿童自我效能感的培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班杜拉于1977年首次提出自我效能这一概念。他指出自我效能是对自己在特定情景中是否有能力操作行为的预期,并进一步把预期分为结果预期和效能预期。结果预期是指个体关于某种行为可引起某种具体结果的信念;效能预期是指自己是否具有引发某一结果的能力的信念。自我效能感本质上就是效能预期,表现为个体对自己能力的自信程度。自我效能感这一概念一经提出,便引起广泛注意,近20年来有许多心理学家对此进行了研究。人们发现它不仅影响我们的学习、任务选择和内部目标设定,还决定我们将付出多大的努力以及在遇到障碍或不愉快经历时…  相似文献   
109.
张琼 《中学生物学》2001,17(3):38-39
鸢尾,又名蝴蝶花,这种植物生命力强,耐半阴,易于栽培。其叶剑形,互生于基部形成扇羽状,叶色淡绿,造形优美,花大、花期较长,花色别致(蓝紫或淡紫色),是装饰、美化环境的好材料。若将它制成无土栽培的小盆景,既美化室内教学环境,也便于学生观赏植物的根、叶、花等器官的生长状况,集装饰美化、实验观察于一体,其效果之好,真可谓是锦上添花!  相似文献   
110.
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给当今青少年带来了新的生活方式,也带来了新的伦理问题,从而为学校德育工作带来了新的课题、新的挑战。为促使青少年一代健康成长,必须对其进行网络伦理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