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3篇
  免费   1篇
教育   369篇
科学研究   4篇
各国文化   4篇
体育   4篇
综合类   22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2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01.
水浒戏人物塑造的典型特征是明显地赋予梁山好汉以文人的气质和行为,即文人化的草莽英雄。这是元杂剧中特有的文学现象,折射出了元代社会状况、剧作家的审美偏好以及广大受众的心理。具有一定的认识价值和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102.
徐继红 《收藏》2012,(21):76-77
这方瓷枕收藏在河北磁县中国磁州窑博物馆。枕上画面仙气十足:云雾缥缈之间,松崖洞府,宫门玄然;洞口二人,一道一童,师徒逸立,如有所语;居中一人,指鹿趋奔;画面左侧,林柯阴翳,山崖半掩,被指之鹿回首静立,怡然不惊。两宋《闽中实录》《方舆览胜》和《淳熙三山志》等对榴花洞(在闽县东山)都有以下记载:"唐永泰中,樵者蓝超遇白鹿,逐之,渡水,入石门,始极窄,忽豁然,有鸡、犬、人家。主翁谓之日:‘吾避秦人也,留卿可乎?’超云:‘欲与亲旧诀,乃来。’遂与榴花一枝而出,恍若梦中,既而寻之,不知所在。蔡公襄诗:‘洞里花开无定期,落红曾见逐泉飞。仙人应向青山口,管却春风不与归。’"由此而论,洞口逸立者应是  相似文献   
103.
张裔 《编辑之友》1998,(6):35-36
在古典戏曲流行的时代.其传播散布的途径主要有两条,一是通过演出,一是通过阅读。而尤以前者为主要形式。因为在封建社会.广大人民群众中能够直接阅读文学剧本的毕竟是少数.他们接受戏曲的途径主要就是观看演出。无论是元杂剧,还是明清传奇、昆曲.都曾有过自己的辉煌时期.拥有极其广泛的观众。同时,在戏曲演出过程中.艺人们运用自己的杜会经验,掺入丰富的思想感情,调动不同的艺术手段,对剧本进行再创作,也极大地丰富了戏曲的感染力。所以,在古典文学艺术的诸般形式中,尤以戏曲的感染教化作用虽为直接显著而广泛深入。  相似文献   
104.
元代青楼女子渴望真情、渴望爱人与被爱,她们为极力成为一个"人",哪怕一个卑微的"人"而苦苦挣扎着。因此,青楼女子以其特殊的社会地位、生活方式和人生追求,使其人物形象折射出深刻而经久的文化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05.
元杂剧中因剧情和反映生活之需要,保存了大量的民俗文化风情,这些民俗文化风俗的描写具有浓郁的历史感、民俗性、乡土性、两重性之特征,具体表现为亦古亦今、亦蒙亦汉、亦中亦外、亦雅亦俗的特点,呈现出元人在民俗风情上的包容性、承传性、变异性诸特色。从剧情之表现和发展的需要上看,元剧中的民俗文化的展示是附着在剧情和剧中人之上的,因而这种习俗的展现不是平面的静止的,而是鲜活的有血有肉的,正因为有了这些真实生活习尚的描述和表现,才赋予戏剧深广时尚的艺术魅力,也为后人进一步了解中华民俗文化的承传延续乃至消亡留下了无比保贵而又生动鲜活的资料。  相似文献   
106.
儒家文化与元人贤孝剧的兴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元代贤孝剧大量涌现 ,主要是由于儒家文化的滋养。这一作用又表现在题材、观念两方面。由于儒家对孝贤的提倡 ,从舜的时代到元代 ,积累了大量的贤孝题材 ;另一方面 ,贤孝观念的深入人心 ,也为贤孝剧的兴起作好了接受方面的准备。  相似文献   
107.
有元一代,多民族文化相互交流融合,短暂地形成了繁荣多元的杂剧文化格局。元代帝王有别于传统汉人的文化观念与政治导向,给元杂剧的发展创造了宽松的空间。元杂剧中包孕的中原传统文化内核与少数民族元素,则呈现出了中华文化美美与共却又和而不同的特征,也展现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所具有的文化雏形。少数民族杂剧家的作品蕴含的对中华民族及汉文化的认同感,有助于元杂剧在少数民族群体中的传播与接受。当各民族杂剧家们不断吸收、借鉴彼此的优秀文化并由儒家文化统摄时,元杂剧迎来繁荣是显见的。  相似文献   
108.
李艳  易文勇 《学语文》2007,(4):5-55
小说和戏曲是不同的文学体裁,小说是借助于语言,将已发生的事通过语言来告知读者;而戏曲则把业已结束的事件当作正在进行的故事来向观众演绎。所以两者在表现手法上又有不少差异。  相似文献   
109.
元杂剧中人物的语言主要由曲和白两种形式构成,而且不少地方曲和白的大意是重复的。例如在《窦娥冤》“婆媳告别”一场戏中,窦娥有一大段宾白,大致讲了自己的冤情及屈招的原因。然后向婆婆提出了一些要求。紧接着是窦娥的两段“曲”(唱词)“快活三”和“鲍老儿”,细心一点就会发现,“快活三”和“鲍老儿”唱的也是窦娥的冤情和她对婆婆提出的要求,唱词内容基本上是对宾白内容的重复。这就是元杂剧所运用的“先白后曲,曲白相生”艺术手法。这种艺术手法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0.
元周德清《中原音韵》齐微韵入作去中收一“剧”字,当是入作平声阳而误收。今河北容城县“剧村”之“剧[ki ]”正是阳平声。剧村与元大都(今北京市)两地语言相同或相近。讨论入声的消失与否,笼统地说“广大北方地区”或“中原之音”,极易陷入以偏概全的失误。可以容城方言为基础和《中原音韵》、早期杂剧作家的用的以及现代北京话相比较,从彼此异同了解中古入声消失的时、地。周德清与早期杂剧作家用的根据的是不同方音。容城方音与《中原音韵》清入声作上声是一致的。容城方言是《中原音韵》语音系统的基础。《中原雅音》同样反映了中古入产消失的实际。容城口语中一些清入作上声字的现象,其年代早于《中原音韵》。入声的消失,由大都往南的保定地区应该是较早的,大约是在13世纪中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