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3篇
  免费   2篇
教育   219篇
综合类   3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文章从古代汉语入声和现代汉语方言入声入手,以获嘉话为例,用汉语传统语音发音理论,分析了获嘉方言中的入声发音特点,并与普通话的调值调类进行了对比辨正分析,对1100个常用入声字的普通话读法进行了归类。同时,对获嘉人学习普通话时如何消除入声字障碍的方法进行了探讨,旨在为获嘉人乃至入声区的人学习普通话提供一些理论和方法参考,为语言应用研究领域增添一点新鲜内容。  相似文献   
62.
本文从实际需要出发,对汉语声调教学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作者结合现代语音学和传统音韵学的理论,特别是联系方言的实际谈了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63.
64.
陈卫兰 《语文知识》2001,(11):64-67
“特别急促”四字在中古时期声调都是入声,普通话声调是去声、阳平、阳平、去声。这说明古今声调发生了变化,中古的入声字在普通话中分别归入其他声调。入声字在构成古典诗词的音律方面起过重要的作用,在欣赏古典诗词时如果不了解入声字知识,就会影响对作品的理解。  相似文献   
65.
元周德清《中原音韵》齐微韵入作去中收一“剧”字,当是入作平声阳而误收。今河北容城县“剧村”之“剧[ki ]”正是阳平声。剧村与元大都(今北京市)两地语言相同或相近。讨论入声的消失与否,笼统地说“广大北方地区”或“中原之音”,极易陷入以偏概全的失误。可以容城方言为基础和《中原音韵》、早期杂剧作家的用的以及现代北京话相比较,从彼此异同了解中古入声消失的时、地。周德清与早期杂剧作家用的根据的是不同方音。容城方音与《中原音韵》清入声作上声是一致的。容城方言是《中原音韵》语音系统的基础。《中原雅音》同样反映了中古入产消失的实际。容城口语中一些清入作上声字的现象,其年代早于《中原音韵》。入声的消失,由大都往南的保定地区应该是较早的,大约是在13世纪中叶。  相似文献   
66.
黄周星《制曲枝语》与毛先舒《南曲入声客问》,是明末清初具有代表性的两种戏曲论著,前者以"创作论"为主,后者则以"入声"为切入点,重在对唱法艺术进行讨论。崇尚"本色语",主张"少引圣经",反对"割凑曲名"与"堆垛典故",提倡"雅俗共赏",并以"能感人"为其旨归,是黄周星戏曲认识观的核心所在。毛先舒的戏曲认识观,则重点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远"声律"而近"音律",二力主南曲中的入声作"两截"唱,三是讲究唱法艺术的精益求精。二人的戏曲认识观各具特点。  相似文献   
67.
语文新课程指出:“语文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努力挖掘文章中美的因素,把审美教育渗透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中,使学生在语言上受到美的感染,在思想上受到美的教育,在情感上受到美的熏陶,从而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下面我以《搭石》一课为例,谈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发现文中的美,品味文中的美。  相似文献   
68.
长期以来入声一直以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存在于大同方言之中。"圪"词缀和"忽"词缀是大同方言中的一种能产性强、使用频率高的入声词缀。本文描述了"圪"词缀和"忽"词缀的早期形式和构词方式,以展示大同方言词汇的部分特色。  相似文献   
69.
70.
中古以来,汉语语音发生了不少变化。"全浊入声变阳平"与"平送仄不送",就是对其中的部分变化的概括反映。前者说的是从中古到近现代才完成转变的全浊声母入声字清化归为阳平;后者说的是古全浊声母今读塞音、塞擦音,平声字清化后送气,仄声字清化后不送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