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281篇
科学研究   14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4篇
综合类   11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49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本文对我国传统德育进行了简略回顾,并探讨了东西方德育的相异之处,从理论与实践两个维度论述了在今天市场经济条件下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相似文献   
152.
司马相如和扬雄是辞赋史上难以逾越的高峰,不仅在中国具有独步赋史的地位,而且在海东也影响深远。朝鲜赋家推尊马扬,不仅习其技法,摹其赋篇,还编纂了《扬马赋抄》、《扬马赋选》等专集和选本,并衍为“独尊西京”的理论倾向,显示出对马扬典范的多元接受。同时,在闱场赋和文人赋两大创作领域中,朝鲜赋家对马扬赋的不同侧面各有取用:闱场赋注重挖掘和利用马扬辞赋中“义尚光大”的经义成分,故多与《上林》、《子虚》、《长杨》等大赋相关联;文人赋则缘情而发,有所寄托,在祖“骚”主“情”的思想支配下,亦选择马扬骚体赋进行拟效,或踵事增华,或反案为文,以一己之创作实践与马扬典范形成共生。  相似文献   
153.
《世说新语》中的谢安具有极佳的“魏晋风度”,浓厚的家族情思,突出的事功行为和多方面的艺素养。因此,谢安不仅是全书重点记述的人物,而且是六朝士人的典范。  相似文献   
154.
唐朝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不仅是脍炙人口的诗歌杰作,也是一篇艺术鉴赏的典范作品.本文从艺术鉴赏中的审美感知、审美想象、审美情感、审美实现等方面对作品进行解读,以此解释艺术鉴赏的一般原理.  相似文献   
155.
孔子重建社会新秩序思想的核心是和谐.在孔子重建社会新秩序的理念中,作为社会外在规范和个体内在自觉的仁、义、礼、智、信成为核心价值.他一面强调人的社会价值的实现,使社会充满活力,一面又把人格完善的君子作为道德典范和人格范型向外辐射,使社会和谐有序.孔子和谐思想在不断的实践与传播中逐渐积淀为中华民族的价值信念和文化心理,成为凝聚人心的共同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56.
张丽莉 《华章》2007,(9):186-186
《荷马史诗》是欧洲文学的第一座丰碑,史诗中的每个英雄都是许多充满生气的性格特征的总和.本文从俄底修斯这一形象入手,分别从他的智慧、生命意识、对个体意识及对现实生活的肯定三方面论证,俄底修斯的形象充分表达了在古希腊文化中始贯终一的人本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157.
自从 1938年发生臭名昭著的慕尼黑事件以来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就出版了许多论著进行研究。但约翰·惠勒———贝内特所著《慕尼黑—悲剧的序幕》一书 ,始终要算是其中影响最大的一种 ,被西方学术界誉为“英语著作中有关慕尼黑危机的最生动、最有见解的说明” ,“为解释慕尼黑事件树立了一个迄今未被超过的典范”。这本书之所以受到资产阶级学术界的普遍赞扬 ,就在于它貌似公允的笔法 ,为绥靖政策作了十分巧妙的辩护。作者一方面谴责希特勒的侵略罪行 ,揭露他玩弄假和平、真扩张的诡谲伎俩 ,另一方面 ,对西方绥靖政策似乎也予以指责 ,甚至直…  相似文献   
158.
班级是学校的基层单位,而班主任是在学校领导下与其他任课教师密切协作,按照党的教育方针,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努力提高学生思想觉悟、学习质量和健康水平,把学生培养成为合格的“四有”人才。要做好学生的德育工作,就要探讨学生心理.因势利导,循循善诱。在平时的工作中,注重身教,当好典范,真正起到“育人先育心”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9.
《诗经》之首篇《关雎》描写了一个“窈窕淑女”的美好形象,美的形式与美的内容、灵与肉在她身上得到完美和谐的统一。这一形象体现了我们民族独特的富有伦理精神的审美观,是古代女性美的典范。  相似文献   
160.
中唐以后传统终极依据的动摇,导致孔颜审美人格的信仰危机。面对危机,宋代士大夫进行了重建孔、颜审美人格典范的多方面努力。理学则把孔、颜人格上升到与本体浑然为一的境界,最终完成这一审美理想人格典范的重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