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112篇
科学研究   8篇
体育   8篇
综合类   3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8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51.
刑事自救渊源于古代以牙还牙、以眼还眼等同态私人复仇。目前,刑法理论界将其视为一种情势紧迫下的私力救济行为,作为排除行为社会危害性的违法阻事由。司法实践中,事出有因的犯罪行为不应不加区分地被贴上刑事自救的标签,使大量案件刑事进行诉讼困难。当前,刑法理论界对刑事自救行为的界定存在误区,刑事自救与民事自助并不具有概念的同一性。刑事自救应区别于民事自助,不能混淆民刑边界。此外,刑事立法上将刑事自救确立为法定违法阻事由,并对其成立范围进行限定确有必要。  相似文献   
52.
犯罪阻事由与犯罪构成是刑法理论的基础概念。通过本文对犯罪阻事由与犯罪构成并列关系的探讨,笔者认为,犯罪阻事由与犯罪构成的关系作为犯罪论体系的组成部分,是讨论一个犯罪论体系优劣的标准,不是决定犯罪论体系的标准。本文主要讨论犯罪阻事由与犯罪构成的并列关系的相关事项,并简略加以评论,从而有助于理解众多的犯罪阻事由与犯罪构成的关系。  相似文献   
53.
蒲曦 《华章》2013,(17)
警察在执行公务过程中发生交通事故致人死亡不能单纯着眼于犯罪构成要件,还应从犯罪的责任阻事由及行为有责性等方面进行综合判断。  相似文献   
54.
紧急避险,是现代各国刑事立法明确规定的一种紧急的正当化行为。紧急避险制度经历的悠久的发展过程,国外立法研究已经相对成熟,而我国刑法学界对紧急避险的研究起步晚,研究少。鉴于此,本文拟对紧急避险问题进行梳理,在分析其性质和成立条件的同时,力求对公民实践中正确认识和行使这一权利,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本文采用比较分析的研究方法,最终对我国紧急避险立法的完善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5.
人生有悲欢离合,遇喜则笑,遇悲则哭;看艳阳春景,则赏心悦目,喜气洋洋;逢淫雨霏霏,则满目萧然,悲从中来。如此等等都是人之常情、常态、常理。但是生活是斑斓多彩的,人的思想性格也是多侧面、  相似文献   
56.
公平的缺失容易导致人们对制度的否定和降低资源利用的有效性并进而制约社会的发展,而公平实现受制于多种因素.首先,公平概念具有历史性和相对性,其含义因太过抽象而难以界定,实践中形式公平与实质公平也难以统一,这使人们很难制定恒定的标准以衡量公平.其次,人性恶也决定了人们在利益诉求上自利的价值取向,继而在制定政策和实现利益时滋生不公平的举动,从主体性上否定了公平的实现.客观上也存在着主体先天因素上难以改变的起点不平等和客观社会因素导致的不公平,不平等虽可通过差别原则得到补偿以力求公平,但亦存在不周全的情形,故过程平等亦难以实现实质的结果平等.  相似文献   
57.
新闻侵害隐私权的阻却违法性事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隐私权是每个自然人都享有的以属于人格权的一项重要的民事权利。由于种种主客观原因,在新闻传播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公权”(采访报道权)和“私权”(隐私权)的冲突。一般来说,司法实践中如何存在当事人为特殊权利主体,新闻报道的事实符合公众兴趣和公共利益,当事人行使隐私公开权三种抗辩事由时,传媒可主张不承担侵权责任。  相似文献   
58.
骗归记     
<正>小时候,我常常跟着大人下田。田野里的一切对我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大人们劳动很艰苦,不管太阳多毒,他们总是一声不吭地做活计。夕阳下山,暮色降临,牛羊欢叫,可他们仍然不肯停手,想在黑夜来临之前,给自己一天的劳作画一个完满的句号。  相似文献   
59.
得被害人承诺的行为是否阻违法是一个备受争议的问题,法学界的通说是有条件的接收得被害人承诺的行为阻违法,其适用范围应该仅限于被害人有权处理的私法益。其阻违法的要件应该是,有承诺能力的承诺权人以明示或默示的方式,在侵害行为发生之前,任意性地表达对特定侵害结果的承诺,同时,还要求侵害人对承诺有明确认识。  相似文献   
60.
"倒"与"却"的交际功能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副词"倒"与""的区别使用,留学生常常难以把握。本文通过收集150多万字的口语和书面两种语料,比较分析1591句含有副词"倒"与""的语句,从凸显焦点的性质、凸显焦点的位置、凸显焦点的反射域,及其关联方式和语体选择等方面,对这两个副词在交际功能上的异同,进行了详细的对比分析。最后,文章提出了相应的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