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207篇
科学研究   7篇
体育   14篇
综合类   2篇
信息传播   1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从质疑到释疑:数学教育国际比较可比性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学教育国际比较具有不同的研究类型.如果比较研究是以国际相关研究为参照物研究本国数学教育问题,或是纯粹指明比较对象之间的异同点,那么这种研究具有可比性;如果比较研究在罗列异同的基础上作出优与劣的绝对判断,或者指明造成差异的决定性原因,那么这种研究就不具可比性.评价性比较和解释性比较的可比性具有相对性.可比性并不是一个绝对概念,而与研究目的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2.
例1 甲,乙两站之间有会共汽车运行。每隔5分钟各开出一趟,全程运行20分钟.小明乘车从甲站出发。这时恰有一辆车进站,问小明乘车到乙站,一路上遇到几辆从乙站开出的汽车?(设所有汽车以相同速度匀速行驶)  相似文献   
103.
在研究子弹穿木块问题时,发现以地面为参照物,应用物理公式列式,数学方法整理讨论,最后得出结论,这一过程比较繁琐复杂,并且整理和讨论很容易出错。本人想出两种方法——相对运动法和图像法与大家商榷。  相似文献   
104.
《标准》在第一学段“空间与图形”的学习领域要求学生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对于物体长度的估计,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数感。那么物体长度的估计应该如何教学呢?下面就两位老师的教学,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案例1师:先估计一下你手中铅笔的长度,再量一量。生1:我估计大约13厘米。生2:我估计大约12厘米。生3:我估计大约9厘米。(对于以上学生的估计,教师并未进行任何评判,只是引导学生通过测量来检验估计的结果)师:用直尺量一量你的铅笔,再比较一下估计的长度和量得的长度。生1:我的铅笔是6厘米,比估计的短7厘米。生2:我的铅笔是13厘米,…  相似文献   
105.
106.
参照物思想是整个物理学思想方法体系的起点,也是制约问题能否正确解决的关键,但一般教学活动对参照物思想强调不突出。就力学部分中参照物的重要性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07.
孔磊 《初中生之友》2012,(27):48-50
考点一参照物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关键是看物体与参照物的位置是否发生改变。因此选择不同物体作为参照物,就会得出不同的结论。例1诗句:"满眼风波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  相似文献   
108.
一、链式思维法链式思维法是用分支树图的形式,首先设计出了各种可供选择的答案或因素,以表明它们之间的前后联系,然后从中权衡.例1炎热的夏天,当你走在晒得发烫的柏油路上时,刚巧来了一辆洒水车,洒湿了路面.这时你会感到更加闷热,产生这种感觉的主要原因是()(A)洒水车中的水经过曝晒,内能增加,温度很高(B)洒水后空气的湿度增加,身上的汗较难蒸发(C)地面上的水反射了阳光,使身体得到  相似文献   
109.
语文教师都很欣赏于永正老师,学生们也都非常喜欢于老师的课,为什么呢?杨再隋教授在为于永正《教海漫记》写的序言中曾作了十分精彩的概括:“于永正老师了解儿童,理解儿童.他常常换位思考:假如我是一个六七岁的孩子.”原因非常清楚,是于永正老师蹲下来和学生们对话了!同样,数学教师只有蹲下来,和学生一样高,才能像思维科学家张光鉴说的那样“只有在教师和学生心灵之间组成一种相似的和谐的振动,才能使学生与所学的知识产生共鸣”.  相似文献   
110.
麒麒妈 《母婴世界》2013,(1):148-149
“运动会”——多么令人怀念的字眼。最后一次参加运动会的记忆应该是高中时代吧.想当年年少轻狂,朝气蓬勃的少女。如今已经是孩他娘了。以孩子作为“参照物”才意识到时间的流逝真是快得惊人,才真正理解白驹过隙是何等之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