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207篇
科学研究   7篇
体育   14篇
综合类   2篇
信息传播   1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81.
童年时,我很喜欢在村头的青石碾盘上,和几个伙伴坐在一起,热火朝天地玩泥巴。抟泥模时,我总喜欢模仿别人:看阿三捏了只小狗,我也捏只小狗;看阿四捏成手枪,我把"小狗"揉掉,重新再捏成手枪模样……如此改来改去,最后什么"作品"也没有捏成,手里只空攥着一把湿泥巴。有一天,父亲下地时路过村头,看到了我抟泥模的整个过程。回到家后,父亲严厉地对我说:"你玩泥巴,想捏什  相似文献   
82.
谢军平 《物理教师》2012,(10):66-67
高中阶段关于相遇问题,我们通常选地面(惯性参照系)为参照系.但在涉及到相对运动时,如果选与之相关联的物体(也可能是非惯性参照系),往往列出的方程形式简单、明了.下面以几道题目为例,进行分析、说明.例1.如图1所示,火车以速率v1向前行驶,司机突然发现前方同一轨道上距车头为s处有另一列火车,正沿相同方向以速率v2做匀速运动(v1>v2),于是司机立即关闭发动机,使火车做匀减速运动,为使两车不相撞,那么后面的列车至少应以多大的加速度减速?解析:以前面列车为参照物,后面列车相对于前面列车的初速度是v0=v1-v2,欲两车不相撞,临界相对末速  相似文献   
83.
在研究物体的相对运动时,参照物的选择是任意的.我们习惯于选择地面或相对于地面静止的物体为参照物,但有时选择相对于地面运动的物体为参照物可能会使解题过程变得简单、方便、快捷.下面简单举例来说明.例1一艘船在河中逆流而上,河水流速为3米/秒,经过一座桥时,船上一只木箱掉  相似文献   
84.
学生碰到"判断、选择或者填写合适的质量单位"这类问题时,常常会出现无从下手的困境。对于这种情况,教师要把学生身边熟悉的、和生活密切联系的一些事物作为参照物,引入到教学中来,让学生心中有杆秤,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相似文献   
85.
苏科版《运动的相对性》是苏科物理八年级上册的最后一课时的新课教学,本节的题目在2011年课程标准实施后,由原先的"世界是运动的"改为"运动的相对性",确实,本节课更主要的是让学生学会用物理方法来判断机械运动和静止.那么,在本节课的教学中,该采取何种方法,让课堂更加精彩呢?笔者采取动静结合的方法进行了课堂教学实践,以作交流.分析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是让学生学会根据不同的  相似文献   
86.
陈方 《八小时以外》2013,(9):122-122
你到底想要什么样的生活?很多人在回答这个问题时,不自觉地会寻找一些参照物。他会看看周边的人有了几套房,几辆车,以及年薪是多少。同在—个圈子里工作生活,别人的生活态势多多少少会潜入自己的日子里。  相似文献   
87.
王景曙 《青年记者》2009,(14):74-75
关于“主题策划式” 依据不同的评判侧重点,学界对系列报道早已产生若干个不同版本的分类,观之各有优劣。笔者结合自己多年从事系列报道的工作实践,仅以题材来源作为参照物,将系列报道通俗地分为两大类:事件主导式和主题策划式。  相似文献   
88.
董译镁 《家长》2009,(10):38-38
开学的第一个周六,在充分听取儿子的意见后,我决定和儿子一起去和平少年宫给他报一个绘画学习班,继续和李莹老师学习儿童画。这种课程对于他来讲,没有任何压力,而是充满了乐趣,因为老师给出一个主题,一个参照物,学生就可以天马行空肆意地画,任由自己的想象在纸上驰骋。  相似文献   
89.
“素质教育”作为20世纪末开始的中国教育改革的重点,进入21世纪初,被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推向了高潮。由于“素质教育”所提倡的教育主张与杜威教育理论之间所应对问题的相似,决定了它们两者间探索教育规律侧重点具有某种类似。而从作为实施“素质教育”核心的新课程改革看杜威课程论,它们之间在所要解决的问题、达到的目标、具体课程的设置、安排等方面是否也存在着某些相似之处?如果有,面对类似的问题,杜威是怎样设法去解决的?最终取得了怎样的结果?新课程改革中应该如何看待杜威课程论的意义所在?有关这些问题的探讨与分析.对于已进入全面实施阶段的新课程改革无疑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