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0篇
教育   72篇
科学研究   3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4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1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散文往往形散神聚,在写作主要内容的同时还会写其他内容。如果把散文比作一棵大树,那么散文的主要内容就是这棵大树的主干,那些非主要内容就是大树的枝丫。我们把这些非主要内容称作散文中的“旁逸斜出”。“旁逸斜出”虽不是散文的主要内容,但却使散文显得内容丰富、摇曳多姿。  相似文献   
62.
杨宏斌 《新闻前哨》2005,(11):59-60
在新闻舆论监督中,如何使报道更生动活泼,使说理更透彻、揭露更深刻、主题更鲜明?笔者以为,使用“对比法”和“反衬法”,不失为一种好的选择。“对比法”和“反衬法”, 就是记者把自己要批评、揭露的矛盾或问题,拿出来与其它事物或事物的其它方面,在某一对比点上进行比较,对照,从而达到说明问题,揭露矛盾,深化主题的目的。对比法最大的好处,就是增强报道的说服力和权威性。  相似文献   
63.
为自己减刑     
【评析】 《为自己减刑》在选材方面独具匠心.即“对比反衬.突出主旨。” 文章说:“人类的智慧可以在不自由中寻找自由.也可以在自由中设置不自由。”但作者要着重论证的是人们很容易为自己“在自由中设置不自由”。文章详叙的事实材料有两则.一是无自由的朋友狱中学习外语并取得成就.二是有自由的售票员因不喜欢自己的职业而使公共汽车成为他心造的监狱。第二则材料作为重点从反面论证观点.第一则材料从正面反衬第二则材料.通过具有鲜明对比的两则材料表明:“在不自由中寻找自由”,是难能可贵的;而“在自由中设置不自由”.在现实生活中是非常普遍的.对有自由的人来说是非常遗憾和痛心的.告诫人们“勿在自由中设置不自由”。  相似文献   
64.
特殊教育相关联的术语可以分成强消极、消极、中性、积极、强积极五类。重点讨论了以“障碍”为代表的消极术语与中性术语之间的细微差异,以“正常”为例,详细论述了在积极术语反衬作用下,中性术语所蒙受的消极色彩。指出了我国大陆特殊教育界对专业术语与大众术语之间的差异没有足够的重视,普遍存在把消极术语、积极术语混同于中性术语的现象。提出了特殊教育专业人员使用术语的原则。特殊教育专业术语也应当与时俱进,紧跟世界潮流,反映对残疾人认识不断进步的过程。  相似文献   
65.
趣话映衬     
古代有个人 ,身上背着一个沉重的包裹 ,骑着马在赶路。走路人看到他包裹背得很吃力 ,于是就对他说 :“你为什么不将包裹放在马背上?”他答道 :“马驮着我已经很重了 ,再放上包裹 ,马不更增加负担了吗?”走路的人听了哗然大笑 ,议论道 :“这真是聪明的笨人!”这当然是则笑话。但路人说的“聪明的笨人” ,很有点艺术性。“笨人”用“聪明”来修饰 ,看来似乎是矛盾的 ,但仔细一想 ,很有道理。“聪明的笨人” ,其实是说“笨人中的笨人” ,说“笨”是真 ,冠以“聪明” ,以反义词去修饰 ,一方面更突出其笨 ;另一方面又有讽刺意味 ,更增强语言效果…  相似文献   
66.
《长恨歌》采用一种纯叙述语言,巧妙地运用比喻,反衬,拟人等手段,表现主人公睹物伤怀,触景生情的性格特征,展示主认公留恋过去,慨吧时光的内心世界,使整部作品充满了缠绵排恻的情感韵味,洋溢着感人至深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67.
要把人物写得有血有肉、活灵活现,除必要的正面描写外,还要学会用侧面描写来塑造人物。具体来说可以通过环境描写来烘托、反衬人物形象,可以通过第三者口述来增强人物的真实性,还可以写人或物的反应,进行补充。  相似文献   
68.
古代词人多写离愁别绪,哀婉柔靡之愁。辛弃疾于常见题材中化出新意,他融愁入景,以之抒爱国之情,报国之志,使其词作于雄奇奔放,慷慨悲壮之中更多一重沉郁顿挫之风。特定的时代产生了特定的大词家,也产生了辛词独特的写愁词作,即使是在一部分清新小令中,亦不乏愁之点染,他以愁反衬出一种喜悦之睛,并做到了景从情出,使之具有了较高的审价值。  相似文献   
69.
《百年孤独》作为"爆炸文学"中一颗耀眼的明珠,其主题思想一直备受评论界的关注。很多研究者都认为《百年孤独》中有一种消极悲观的东西,表现了人在命运面前的无能为力,而笔者则认为作品中有一种与之相反的一种生命热力,小说用时空轮回手法把生命和历史融合在一起,在作品中作者正是用了一种时间意义上的反衬,把孤独的载体——生命和历史推向了人的理性世界,引发人的深层思考。  相似文献   
70.
考点直击对比、烘托是诗歌常用的表现手法,历年高考都将其作为考查诗歌表达技巧的重点。综观各地的考查侧重点和设题角度,对对比、烘托手法的考查,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着眼于对比、烘托等手法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