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9篇
科学研究   3篇
综合类   6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一个民族的语言。有它自己特有的风格。叠字,就其构词方式和表达效果来说,都是汉语特有的。它具有语言上和谐悦耳、节奏协渊的音乐性,它标志着汉语词汇构词方式灵活多样、表现力强的丰富性,它更表现了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表情达意的形象性。  相似文献   
72.
谈中国古典诗词中的叠字英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诗歌欣赏角度出发,结合国内外名家译例,汉诗叠字英译可遵循如下几种基本思路:以叠字叠字;以头韵词译叠字;以腹韵词译叠字;以音似词译叠字  相似文献   
73.
杜甫善于使用叠字创造诗歌意境,其叠字运用有继承,更有创新。这种继承在于杜诗中相当一部分叠字出自《诗经》《楚辞》等,说明其受《诗经》《楚辞》影响较大;创新之处在于杜甫对古诗中的叠字有新的运用,并且不少叠字为杜甫首次使用。这些叠字无论是对自然景象的描摹,还是对情感心志的抒写,都对诗歌意境的营造革新起到了绝妙的作用。  相似文献   
74.
向荣 《老年教育》2010,(1):49-49
楹联素有“诗中诗,画中画”之称,而叠字联则是其中的一朵奇葩。  相似文献   
75.
《长亭送别》中的【叨叨令】时常被人们忽略,而其中运用的叠字艺术,不仅在音韵上产生回环流转、一唱三叹的效果,还成功地突出了剧中人物回环往复的浓烈感情。通过【叨叨令】,我们不仅可以看出人物心灵中跳动的爱情旋律,而且可以窥见激荡着巨大情感浪潮的人物心灵。  相似文献   
76.
析《诗经》中的叠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对后世文学影响深远。《诗经》中大量叠字的运用,形成了其独特的效果。本文就叠字的类型、特点和效果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77.
古人写诗,特别注重字词的锤炼,一首诗决不愿重复同一个字,认为一首诗出现同一个字是败笔,刘勰就曾说过“同字相犯”(《文心雕龙》)。但有的诗偏偏重复使用了同一个字或几个字,而且还偏偏用得很好,从而形成了两种独特的用字艺术:“同字”与“叠字”。  相似文献   
78.
李燕萍 《甘肃教育》2009,(10):23-23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运用叠字非常广泛,寻找其根源,无疑应该溯源于《诗经》。深入了解《诗经》中的叠字,掌握其特点,对学生研读古诗词或进行诗词创作,极有意义。  相似文献   
79.
论述汉语叠字的特点及修辞功能,从互文性角度分析诗词中的叠字英译的可行性及翻译策略.互文理论将文学的理解、阐释和再创造的过程视为双向互动,引入对创作主体的关注,这对于诗词叠字的翻译具有启示作用,译者应当以读者的接受和原文叠字修辞功能在译文中的再现为关注的焦点,根据原作的具体情况灵活应对,以使译文同时具有作者与译者的声音,迎合读者的需求,尊重翻译各主体,达到三方的视界融合.  相似文献   
80.
汉赋中共有690处运用叠字,出现了350个叠字。汉代赋家在辞赋创作中充分吸收了前代典籍中产生的丰富叠字,其中源于《诗经》的叠字有113个,源于先秦其他典籍的有97个。《诗经》对汉赋的影响可见一斑。更重要的是汉赋作家在继承前代叠字基础上有了许多新变。这种新变主要体现在自创新词和改变前代已出现的叠字。汉代赋家自创叠字126个,占总数的36%。改变旧有叠字的方式主要有丰富含义、扩展用法和改变字形。汉赋叠字之所以产生许多新变主要是因为赋体"铺采摛文"的文体特征和赋家的尚异心理。汉赋对叠字的发展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