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98篇
  免费   0篇
教育   4191篇
科学研究   70篇
各国文化   13篇
体育   15篇
综合类   55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53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63篇
  2020年   72篇
  2019年   100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82篇
  2016年   88篇
  2015年   129篇
  2014年   319篇
  2013年   297篇
  2012年   316篇
  2011年   424篇
  2010年   354篇
  2009年   293篇
  2008年   354篇
  2007年   270篇
  2006年   194篇
  2005年   181篇
  2004年   241篇
  2003年   177篇
  2002年   129篇
  2001年   80篇
  2000年   76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张金朔  刘敏 《现代语文》2006,(6):111-112
诗作为一种学样式,自然反映一定的社会生活面貌。当诗人受现实生活中某事物的触动,激发感情,而通过形象、凝炼和具有韵律感的语言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82.
【设计说明】 本课设计,意在以杜甫的《登高》为例,确立赏析诗词的“五种意识”,突破五个难点,为帮助学生赏析古诗词作一点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83.
中国是一个浪漫的国度,是一个诗的国度。中国的古人写诗,今人还在写;中国的燕子闭着眼腈背诗,老人捋着胡须吟诗;中目的普通老百姓能随口作诗,满腹经纶的文人更是出口成诗。中国诗风蔚然.令外国人惊叹不已。  相似文献   
84.
朱光潜先生在《诗论》一书中说,“诗无达诂,诗不可解”。意思是说,诗不能分析,诗一分析,那种内在的韵味就荡然无存了。洪春幸的这堂课,引领了一条古诗教学的路一诵读。洪老师从题目开始读,把诗读正确,读出节奏,读出味道,而且他自己先范读,这条主线抓得非常好。洪老师处理诵读也非常有章法:第一层次,让孩子们发挥想象,进入诗的意象。第二层次,读出诗情,如将“自然之酒”提升到了“精神之酒”。第三层次,读出诗境,让孩子们充分想象李白之思,这样的学习才充满诗情画意。当然,对李白这首诗,我建议教师应准确把握这首诗的情感基调;另外,洪老师把两首古诗放在一起,是想建立送别组诗,加以整合,加以提升,但课堂结尾还单薄了一点。  相似文献   
85.
古诗是融音乐美、书画美、意境美为一体的古典艺术。每一首诗都流淌着生命意识之泉的汩汩清流,起伏着诗人丰富的情感。诗的语言极其凝练含蓄又生动形象,是运用语言的典范,也是学生学习语言最好的材料。如何让稚嫩的小学生真正读懂一首诗,认识诗人,了解诗文化,是需要教师的教学智慧的。  相似文献   
86.
陈胜洋 《现代语文》2006,(12):42-42
诗是语言的艺术,中国诗歌在语言锤炼方面独具匠心.古代诗人善于在语言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利用汉字的特点来加强语言的形象性.其中,古诗中出现的一些无动词诗句更是透出其美感,诗句无动词而有动妙,可谓无中见有,静中窥动,这更是一种艺术辩证法  相似文献   
87.
中国古诗中的旅游景观折射出的各种观感因地因时因人而异.古典园林诗中的景观描写则与我国古典园林构景特点有异曲同工之妙.很大部分古诗词楹联是对中国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谐美的反映.  相似文献   
88.
陈淑娅 《陕西教育》2007,(12):37-37
东汉中后期,安、顺、桓、灵五六十年间频繁爆发的瘟疫与地震形成的自然灾难,还有各种政治问题,引发人们对生命的思考.古诗十九首所形成"文温以丽,意悲而远,惊心动魄,一字千金"的风格即是强烈生命意识的外化.笔者对前人关于古诗十九首中所谓的'及时行乐"思想进行了再思考,认为这是哲学意义上生命的有限性的自觉.  相似文献   
89.
朱小伍 《湖南教育》2003,(23):53-53
从春秋到晚清,我国诗歌中上出现了难以计数的咏雪诗句,它们组成了一幅绵长的瑰丽画卷,展现出雪在诗歌中独特的艺术魅力。诗经《小雅·采薇》中的名句“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它融情于景,用纷纷扬扬的大雪烘托征人归来时的黯然神伤,蕴藉典雅,耐人寻味。以雪入诗,抒发情感,可以增强诗歌的艺术感染力。正因如此,“雪”才成为文人们歌咏不衰的艺术形象。唐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写雪景颇为壮观。这是一首送别友人的诗,但诗中大部分笔墨都用来歌咏边塞早雪的奇异景象。尤其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两句,诗人…  相似文献   
90.
设计理念 古诗简练。但容含丰富。因此,古诗教学必须通过必要的途径,以展现诗中多姿多彩的形象世界、情感世界。《竹石》是一首好读易懂而又意蕴丰富的诗。诗面意思不难理解,关键是让学生领会隐藏在文字背后的意蕴。诗中竹、石的形象显性呈现,通过咀嚼能体味出两者的精神。[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