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5篇
  免费   1篇
教育   78篇
科学研究   5篇
体育   8篇
综合类   4篇
信息传播   28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 毫秒
281.
有媒体报道,孙道临、秦怡、梁波罗、童自荣、曹雷、王汝刚、李九松、唐俊乔等15名老艺术家日前联合状告浙江正大青春宝药业有限公司,诉其侵害了他们的肖像和名誉权,要求其在媒体上公开致歉并进行相应的经济赔偿(据8月12日《扬子晚报》B5版)。  相似文献   
282.
蒙晓阳  戚婧 《新闻界》2024,(4):76-86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首次提出了合理核实义务,并规定了认定合理核实义务的六个因素,最大限度地平衡了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和名誉权保护。然而,新闻工作者对合理核实义务的理解与贯彻仍处于探索阶段。本研究选择中国裁判文书网、北大法宝、威科先行三个法律数据库作为样本来源,通过对民法典施行后涉诉媒体被适用合理核实义务因素的频率分析,得出“受害人名誉受贬损的可能性”是适用最频繁的单个因素,而“内容的时限性”和“核实能力与核实成本”是最被弱化的要件。“内容来源的可信度+受害人名誉受贬损的可能性”是决定媒体胜败的组合关键因素。核实义务也应该分层级,专业新闻媒体、网络服务提供者、自媒体应负有不同的合理核实义务。  相似文献   
283.
知识产权新法律平台——中国知识产权法律检索系统启动;青岛首起网络名誉权案判决原告获精神损害抚慰金1元;北京谷歌败诉谷歌中国获赔经济损失10万元;  相似文献   
284.
学校、教师在工作中可能会侵犯学生的生命健康权、隐私权、名誉权、肖像权、人身自由权等人身权。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避免采用体罚的教育方式;不泄露学生的个人信息,不截留、查阅学生的私人信件,不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公开排名;不诋毁学生的人格、品性,不无端猜疑学生,杜绝"游街批斗式"、"现眼式"的批评;不擅自将学生的照片提供给外人;不非法限制学生的人身自由,采取临时隔离措施时,教师应在场看管,以防止发生意外。  相似文献   
285.
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里,中国一直处于人治社会,普通民众更习惯用"私了"的方式解决名誉权的纠纷。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经济发展比较落后,普通民众的维权意识也相对比较落后。但是在2011年楚雄彝族自治州元谋县发生的一起名誉权案件的诉讼解决,证明了普通民众的维权意识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希望以此案件为契机,给楚雄彝族自治州普通民众进行一次普法宣传,使民众的法律意识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286.
小辉读小学五年级,性格开朗。为人热情,经常主动帮助同学做好事,获得了学校“进步之星”的荣誉称号。一天下午,他去老师办公室补交作业。老师办公室门没锁,里面没有人。小辉等了一会儿,不见老师回来。就把作业本放在桌上走出了办公室。不料想,班主任老师回来后发现自己放在抽屉里的手机不见了。老师怀疑是小辉拿走了手机,就在课堂上公开质问小辉,并要求小辉承认错误,  相似文献   
287.
互联网"人肉搜索"作为一种新兴的事物,有其自身的特点。本文通过介绍具体"人肉搜索"事件对其进行客观评价,分析了"人肉搜索"网络暴力化的成因并提出预防网络暴力的对策和方法。  相似文献   
288.
防止发生新闻侵害名誉权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司法实践中,新闻中涉及到的自然人或法人总是以"失实"为由提起侵害名誉权或诽谤的指控,也就是说,对"新闻官司"的判决一般总要先认定新闻失实,然后才能判定新闻侵权.新闻侵权的构成要件,是新闻侵权中最重要的问题.新闻从业者只有熟悉、了解新闻侵权的构成要件,才能够分清什么情况下构成侵权,什么情况下不构成侵权,这样才能有效地预防新闻侵权的发生.  相似文献   
289.
《新闻前哨》2005,(11):45-45
据《中国新闻出版报》报道:据最近由中国记协与中国法官协会联办的新闻侵害名誉权、隐私权研讨会透露,目前在名誉权案件中,新闻侵害名誉权案约占20%。众多的新闻  相似文献   
290.
新闻侵害名誉权,主要表现为新闻作品中存在有侮辱和诽谤的内容。新闻诽谤即新闻严重失实或基本内容失实,损害了他人名誉;新闻侮辱即新闻有侮辱他人人格的内容,损害了他人名誉。①具体形式主要有:新闻事实完全失实、凭空捏造;采访时只听取一家之言、未对情况进行核实而造成新闻报道的主要事实失实;报道内容真实但使用了侮辱性的语言诽谤他人名誉等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