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0篇
  免费   0篇
教育   126篇
科学研究   6篇
各国文化   13篇
体育   4篇
综合类   5篇
文化理论   5篇
信息传播   2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爱屋及乌     
聪聪 《下一代》2008,(4):26-26
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推翻了商纣王,灭了商朝,创建了西周王朝。当时,西周王朝的京城"镐"(在今天的陕西省西安市附近)距离东方较远,不利于统治,周武王为了巩固西周政权,决定把首都从"镐"迁到  相似文献   
82.
周公是中国古代立功、立德、立言的典范,是儒家思想的奠基者,是古代洛阳城的营建者.周公在洛阳定九鼎并制礼作乐,强化了洛阳在古代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地位.如今弘扬周公精神,打造周公文化品牌,成为洛阳"中华圣地"文化建设和"建设特色突出的文化强市"的重要内容,成为提升洛阳城市形象和品位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83.
学界对西周时期礼乐的实行及其效果有两种观点:一是认为西周是中国历史上的礼乐盛世;一是认为有关西周时期实行礼乐制度的史料非常稀缺,应把这段历史存疑。本文从大量的文献,考古和金文资料中探寻出许多有关周代实行礼乐的记载,认为孔子和太史公所赞叹的西周礼乐盛世是存在的,西周时期礼乐的制度化起到了协调各种社会关系,巩固统治,安定社会的效用。  相似文献   
84.
重温周公—张载"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领会"仁统天下善"、师法自然、亲近自然的丰富内涵,改善人类与自然日益恶化的关系,回归和谐共处的家园。  相似文献   
85.
唐代著名诗人刘长卿的《逢雪宿芙蓉山主人》一诗中有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对于白屋一词,有人解释为白屋是因屋上积雪呈白色而称,此种解释纯属望文生义牵强符合。其实,白屋在我国古代文献中是一个出现频率较高的词语,它用法虽然不是那么复杂,但义项较多,稍不留意就会造成误解或闹出笑话。今将其用法列举其下,略作说明。  相似文献   
86.
礼乐文化是中国特殊社会环境下形成的一种独特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和根基,是整个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的思想结晶,孔子无疑是对礼乐文化做出突出贡献的众多人物中最为光辉伟大的一个。“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是古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由孔子提出的具有十分深远意义的最完整,最基本古典阐释学命题,影响了我国古代阐释学的命运走势。  相似文献   
87.
在对夏代和殷代发展总结的基础上,周公提出了"德""、礼"思想主张,其思想提出之后,周朝的统治者的思想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认识到鬼神世界的神权政治难以维系和保佑自己的统治地位,因此逐渐开始专注于现实社会和体察民情的德治和礼制。孔子在周公"德""、礼"思想的基础上进行了研究和探索,并进一步提出了"仁学"思想,为春秋时期的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下面本文主要分析了周公"德""、礼"思想提出的社会背景,并探讨孔子对周公"德""、礼"思想的继承以及对"仁学"思想的发展。  相似文献   
88.
作不囿于成说,不迷信权威,唯真是求。通过用《七月》本及其他相关的献,对当今几成定论的《七月》“奴隶(农奴)作”与几被推倒的“周公作”二说,进行多角度的、事实求是的考辨,从而得出:前不能成立,后确然无误。  相似文献   
89.
<正>听说升入初三后要换新的数学老师。开学的第一天,我们都对即将到来的老师充满好奇——"听说新来的数学老师是女的,很年轻。""一定很漂亮吧?""会不会很厉害?"这节就是数学课,我们对即将亮相的老师满是期待。"嗒嗒嗒……"远远传来很有节奏的高跟鞋的声音,教室里突然安静下来,43双眼睛齐刷刷地看  相似文献   
90.
周公是否摄政称王,是周初史事一大疑案。从战国至今两千多年来,学者间有肯定者和否定者,聚讼不断。有肯定其称王者,有否定其称王而肯定其摄政者,也有径直否定其摄政者。各方的主张都有"过硬"的证据,一时还难于说服对方,故讨论也不可能结束。除了寻找新的资料以外,如何合理地解释对方提出的"过硬证据",是解决问题的重要环节和关键步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