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0篇
  免费   0篇
教育   126篇
科学研究   6篇
各国文化   13篇
体育   4篇
综合类   5篇
文化理论   5篇
信息传播   2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越是高考迫近,越是状况频出。想记住的东西总如泥鳅般滑走;原本会做的题突然变了脸;城池坚固难以攻破,夜里周公总来打扰,或辗转反侧,手脚冰凉,两眼发黑……当你陷入这般境地,说明焦虑已经袭来。焦虑就像笼罩城市的雾霾,使你的高考备考蒙上一层阴影。然而,不要过度担心,合理的调整会有效驱散心中的霾尘,让成功的阳光照进现实。下文中,笔者为大家献上六大调整,让考生朋友有效调整状态,潇洒迎接高考。  相似文献   
92.
<正>听说升入初三后要换新的数学老师。开学的第一天,我们都对即将到来的老师充满好奇——听说新来的数学老师是女的,很年轻。一定很漂亮吧?会不会很厉害?这节就是数学课,我们对即将亮相的老师满是期待。嗒嗒嗒……远远传来很有节奏的高跟鞋的声音,教室里突然安静下来,43双眼睛齐刷刷地看  相似文献   
93.
陈虎 《寻根》2006,(4):34-40
周公,姬姓,名旦,是西周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他是周文王的儿子,周武王的弟弟,周成王的叔父。他曾协助周武王伐纣灭商,辅佐周成王而摄政,东征平定管叔、蔡叔、霍叔与商纣王之子武庚的叛乱,营建洛邑,制礼作乐,对中国古代文明的完善和发展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于周公开创了千秋伟业,被后世尊奉为天下第一圣人——元圣。《尚书大传》中说:“周公摄政,一年救乱,二年克殷,三年践奄,四年建侯卫,五年营成周,六年制礼作乐,七年致政成王。”基本概括了周公的主要历史功绩。  相似文献   
94.
中国式好人     
小孩子看电视,对形形色色的剧中人弄不太清,因此他采用一种简单的标准——"是好人,还是坏人?"大人只要说"是好人"、"是坏人",小孩就  相似文献   
95.
春节流行贴春联,农历癸未(羊)年来临,笔者用8个日戳"撰写"一幅楹联,赠送众邮友:五羊迎春富贵吉祥集邮长寿兴旺发达。  相似文献   
96.
周公是否摄政称王,是周初史事一大疑案。从战国至今两千多年来,学者间有肯定者和否定者,聚讼不断。有肯定其称王者,有否定其称王而肯定其摄政者,也有径直否定其摄政者。各方的主张都有"过硬"的证据,一时还难于说服对方,故讨论也不可能结束。除了寻找新的资料以外,如何合理地解释对方提出的"过硬证据",是解决问题的重要环节和关键步骤。  相似文献   
97.
98.
东都赋     
2013年1月13日晴煌煌京洛,昭代文治。周公定鼎,事灿星驰。衣伊阙兮带洛水,开金谷兮倚翠微。西扼三秦之咽喉,东收齐鲁之渔盐,北乡燕赵之广阔,南汇湘楚之肥饶;且依黄河,以为映带,泽万亩之良田;伏牛横亘,以为眉眼,造千里之荫蔽。伟哉运河,沟通南北之丰产;雄哉丝路,济输东西之瑰丽。复有圣明,危坐明堂,来九夷之枭首,御天下之烝烝。百家臣子,咸集于此,授百姓以教化;陶窦大富,齐掷万金,筑亭台与楼阁。绝国使者,来觐圣明,婓中原于海外;公仓私廪,俱以丰盈,小户乐足,  相似文献   
99.
成语的变异     
人们耳熟能详的某些成语,探本溯源,与古代的"面目"其实是有别的。例如,"夜以继日"这个成语,出自《孟子·离娄下》:"周公思兼三王,以施四事。其有不合者,仰而思之,夜以继日;幸而得之,坐以待旦。"意思是:周公想要兼学夏商周三代君王,实践禹、汤、周文王、周武王的事业。如有不符合的,抬头思考,日夜不停地思考;侥幸有所得,坐着等到天亮(以便施行)。后来就  相似文献   
100.
喜雨亭记     
雨在农耕社会是关乎生计的大事,人们在祈求国泰民安时,往往先要祈求风调雨顺。唐代有杜甫以诗赞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春夜喜雨》)。在宋代,苏轼便以亭志喜,并作文为记,情怀与老杜相似。文章从该亭命名的缘由写起,记述建亭经过,表达人们久旱逢雨时的喜悦心情,反映了作者儒家重农、重民的仁政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