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廖星麟 《黄河之声(科教创新)》2013,(12):79-80
中国歌剧是在继承中国传统戏曲和民间音乐的诸多艺术特征的基础上,借鉴吸收西方古典音乐、古典歌剧和古典戏剧的优秀音乐成果,不断融会发展,形成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新型中国歌剧。歌剧创作在不断的探索中得到发展,产生了许多优秀的作品。尤其是歌剧中优秀的女高音咏叹调唱段更是脍炙人口、久唱不衰。当年那种"人人争唱洪湖水、处处都闻红梅赞"的盛况至今还留在广大人民群众的心底。女高音咏叹调在歌剧创作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相似文献
12.
普契尼是20世纪意大利著名的作曲之一,他在歌剧的创作领域尤为突出,<托斯卡>是他众多优秀作品中的一部.本文作者对<托斯卡>中的男高音咏叹调的艺术特色进行分析,并阐述了自身的演唱和教学经验,帮助读者更好地把握<托斯卡>中男高音咏叹调的艺术特色和演唱要求. 相似文献
13.
倪静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4,(12):104-108
歌剧《伤逝》根据鲁迅同名小说改编而成,是作曲家施光南为纪念鲁迅先生诞辰100周年而创作的,此剧不仅树起了中国民族歌剧发展的创新里程碑,还成为了中国民族歌剧创作的重要代表作之一。《一抹夕阳》、《风萧瑟》、《不幸的人生》是歌剧中女主人公子君的三首咏叹调,即爱情三部曲。其音乐的表现形式借鉴西洋歌剧的艺术手法,结合二三十年代艺术歌剧的特点和时代背景,运用合唱、领唱、二重唱、四重唱、重唱与合唱相融合等歌剧演唱形式,增进了歌剧本身的抒情性和戏剧性。 相似文献
14.
杨丹旎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4,(3):78-80,83
咏叹调《四周多么寂静》是一首高难度的花腔女高音咏叹调。塑造的人物与演唱风格都很难把握。该文从多尼采蒂的创作角度、咏叹调的音乐外部形态、剧情与人物理解以及歌唱技术等方面对咏叹调《四周多么寂静》进行演唱的分析,为歌唱者全面而准确地把握咏叹调的演唱风格与特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吴王宁 《黄河之声(科教创新)》2022,(1):123-125
贾科莫·普契尼是意大利著名的真实主义作曲家,其代表作为歌剧《艺术家生涯》,极具艺术价值,而《人们叫我咪咪》则是其中由女高音演唱且最具代表性的抒情咏叹调之一,本文以这一唱段的艺术特征及演唱技巧为切入点进行分析,希望以此帮助演唱者对这一咏叹调形成全方位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郝黎闻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1,31(2):51-52
通过对普契尼歌剧《图兰朵》中人物形象柳儿的咏叹调和剧情以及审美价值的分析,让音乐学习者与爱好者能更好地了解和把握柳儿这个人物形象,以及人所体现出“崇高美”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7.
18.
魏文菲 《黄河之声(科教创新)》2016,(12):93-93
莫扎特是欧洲著名的古典主义音乐作曲家,他的作品几乎涵盖了当时所有类型的音乐,逐渐的成为了当时古典音乐的主要形式。莫扎特的一生虽然很短暂,但是却创作了大量的音乐作品,歌剧是莫扎特作品中典型的代表之一。莫扎特的歌剧中强调了音乐才是格局的主体,能够直接对人物的形象进行塑造,通过音乐能够反映主人公的心理活动。本文以莫扎特的三部歌剧为主要的研究对象,针对歌剧中的女高音咏叹调的演唱方式进行分析,从而提升对莫扎特歌剧的整体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单雨璇 《黄河之声(科教创新)》2019,(8):44-45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不再满足于物质生活的享受,逐渐开始追求精神生活的享受。更重视的是提高个人的艺术修养,包括对声乐艺术的研究。在解释亨德尔及其声乐艺术的基础上,作者进一步探讨了汉德尔女高音咏唱的演唱方法。而从亨德尔声乐作品的特点,女高音咏叹调的具体演唱方法和艺术特色向您解释。 相似文献
20.
中央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主任。第一位进入英国皇家歌剧院的中国人,唯一一位在皇家歌剧院担当台柱子的中国人,被誉为最美“蝴蝶夫人”的张立萍。2019年1月13日在武汉琴台音乐厅举办了“世界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张立萍独唱音乐会”,表演曲目有《送别》《思乡》《橄榄树》《牧歌》等,以艺术歌曲、民歌、词调歌曲及歌剧咏叹调,丰富展现百年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