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9篇
  免费   0篇
教育   232篇
科学研究   8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3篇
综合类   12篇
信息传播   1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唯美主义是西方十九世纪后期出现的一种文艺思潮。20世纪,唯美主义出现在中国,一方面是西方唯美主义思潮冲击的结果,另一方面也源于中国文学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唯美主义在中国,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的姿态,不同的时空背景造就了不同的人文景观。对其进行梳理,在历时的关照中再现对二者进行共时的审视,有助于我们真实而理性地认识唯美主义在中国的回响。  相似文献   
132.
拉斐尔前派是英国唯美主义的开端和奠基石,本文旨在阐述它对唯美主义的开拓意义。  相似文献   
133.
《边城》是一部唯美主义的经典作品,读者都希望《边城》以大团圆收笔,但读到最后却看到了一个哀伤悲痛的结局。沈从文先生以满腔热情写下这篇作品,而它后面隐伏着的是作家人生旅途中所体验到的人生哀乐。在作家描绘的"湘西人性美"的后面,也蕴藏着作家对于人生、生命和民族的空间及时间的深深思索,表达了作家要求重塑民族形象、重造民族道德的美好愿望。  相似文献   
134.
美存在于人类的一切活动之中,这是一个不争事实。然而,在新闻摄影领域内对美的认识还存在着一定的偏颇,有人认为新闻摄影有了美的存在和追求美就是唯美主义。特别是对于在表现方面,美的表  相似文献   
135.
运用拉康的“主体间性”理论阐释王尔德的《道林·格雷的画像》中主人公自我认同的历程 ,揭示了唯美主义的追求和内在张力  相似文献   
136.
近些年来,我国当代文艺中出现了一股唯美主义的文艺思潮。它片面强调文艺的审美作用,否定文艺的认识、教育功能,鼓吹文艺要远离生活、淡化政治。在这股思潮影响下,理论和创作都出现了混乱。本文指出,文艺是不能脱离生活、远离政治的。本文还认为对唯美主义必须用历史唯物主义进行分析、评价。而在新时期,鼓吹唯美主义则是十分有害的。  相似文献   
137.
张艺谋与“唯漂亮主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艺谋及众多电视台导演们正在齐心协力营造一种“唯漂亮主义”。这种东西明亮、绚丽、光鲜,显露出过分刻意的设计感和对元素的计算式编排  相似文献   
138.
19世纪英国资本主义文明恶性膨胀,工业发展带来物欲主义的肆虐,人性市侩化、艺术商品化、哲学功利化。王尔德在其代表作《道连·格雷的画像》中,从"艺术至上论"出发,以唯美主义为武器,否定理性、主张感官刺激,提倡新享乐主义、反实用主义、否定道德和宣扬个性独立,对英国传统价值观进行了深刻批判,具有一定的历史进步性。  相似文献   
139.
佐藤春夫的早期作品《阿娟兄妹》是一部描述日本农村底层妇女凄苦身世的写实小说。该小说的写作风格与其同期作品如《田园的忧郁》、《西班牙犬之家》等均大相径庭,因此被很多人视为佐藤春夫对多种文学体裁的又一次探索。然而,一旦从深层次对其内质进行探寻则会发现,《阿娟兄妹》的字里行间依然秉承着他所特有的"颓废"文学审美意蕴,保持着其一贯的文学主题——一曲为人类无常命运而哀叹的"病蔷薇"之歌。  相似文献   
140.
祝传芳 《考试周刊》2013,(72):15-16
奥斯卡·王尔德是19世纪唯美主义的代表作家,他在文学史上享有盛名。他的两部童话集《快乐王子与其他故事集》和《石榴之家》一直被视为展现其唯美主义形式的典范。童话中的死亡主题更是完美诠释了他的唯美主义艺术观,这种与唯美主义相契合的死亡可称之为唯美的死亡。从儿童的视角解读王尔德的童话,唯美的死亡能让儿童减少对死亡的恐惧并正确接受死亡,有助于儿童对基督的爱与救赎的接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